我國進口銅礦質量堪憂 防范貿易風險需重視
2009年02月06日 10:6 12810次瀏覽 來源: 中國質量新聞網 分類: 銅資訊
進口未精煉黑銅須加強防范
2009年1月21中國國門時報消息 近日,東營檢驗檢疫局從一批非洲進口的未精煉黑銅中發現嚴重質量問題,其中一個檢驗批(30390公斤)的未精煉黑銅塊冰銅層過厚,澆鑄產生的銅峰過大,外觀質量明顯不合格,有的銅塊甚至存在包心、分層、摻雜有未熔煉完全的銅板和廢舊金屬等現象。現場取樣時鉆取十分困難,檢驗員經現場對該檢驗批采取更換合金鋼鉆頭、加大取樣量等措施取樣送山東局技術中心檢測,檢測結果銅含量為84.27%,大大低于合同和有色金屬行業標準。
這是東營檢驗檢疫局首次發現品質與質量預報單(銅含量97%)品質檢驗值差10%以上的進口未精煉黑銅,也是反映當前從非洲進口初級銅產品質量問題的一個典型縮影。
非洲多數國家銅冶煉工藝落后,其生產的未精煉銅及黑銅的銅、金、銀品味均偏低,亦存在回收廢舊銅產品冶煉、反復澆鑄等現象,絕大多數產品達不到我國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要求,質量問題堪憂。
為此,檢驗檢疫部門提醒相關企業,在進口未精煉銅、黑銅貿易中須提升自我保護意識,貨款不宜一次結清,應謹慎評估供應商的信譽度,依據風險等級預留一定比例貨款,爭取賠付主動權。同時,在合同條款中應明確以CIQ檢驗報告作為買賣雙方發生質量爭議時的評定依據和貨款結算依據,以便日后索賠。
張家港口岸進口廢鋼量大幅上揚
據張家港檢驗檢疫局統計,2008年11月份張家港口岸共進口廢鋼十七萬噸,貨值七千四百萬美元,單月進口量是今年前十個月進口總量的一半多。
據悉,此次進口廢鋼大幅回升,主要是受國際市場廢鋼價格直線下滑的影響。近年來,國際市場廢鋼價格高速飛漲,國內外廢鋼市場價格嚴重倒掛,我國進口廢鋼需求長期受抑制。進入8月份,受全球金融危機惡化和經濟出現衰退的影響,國際市場廢鋼價格高位驟跌,并已低于國內市場的主流水平,從而增加了國內鋼鐵廠和經銷商對進口廢鋼的興趣,紛紛加大對進口廢鋼的采購力度,以及時緩解國內廢鋼資源供應有限的局面。
據專業人士分析,隨著我國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救市政策和措施的出臺,特別是加大對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以及取消部分鋼材出口關稅,國內鋼鐵廠和經銷商對進口廢鋼的興趣將進一步提高。
責任編輯:劉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