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頻發貿易救濟調查 中企赴印掘金須謹慎
2009年02月13日 8:2 8312次瀏覽 來源: 國際商報 分類: 鋁資訊 作者: 崔悅
專家視點:合作中求共贏
“中印兩國都是發展中大國,都面臨發展經濟的任務。”白明表示,“在相互合作的同時也存在著競爭關系,而且中印有個共同的特性就是以勞動力成本優勢見長。”他表示,雖然中印發展的重點領域不同,中國偏向制造業和服務業,而印度重點發展軟件業等,但近年來兩國在輕紡、礦產、汽車等領域的發展有重合。他進一步說道,這種重合形成了競爭,而在經歷了在第三方市場---歐美市場的爭奪戰后,中印將開始面臨本土競爭,即兩國企業直接進入對方市場爭奪市場份額。“本土市場往往是最后一道防線,因此,各國對此非常重視,這也不難理解印度何以對中國同行的競爭充滿警惕。”白明表示。
日前,印度總理經濟顧問委員會將2008/09財年(2008年4月到2009年3月)印度GDP增長預期從原來的7.7%進一步下調到了7.1%。相比之下,2007/08財年印度GDP增長率為9%。另外,該委員會預計2008/09財年政府總體財政赤字將達GDP的10%,這一數字遠高于原來的預期,并為經濟帶來困擾,但有關人士認為這也是在非常環境之下的無奈之舉。該委員會稱,本財年印度經濟增長率下降主要是受全球經濟下滑的影響。
在世界金融危機仍未平息之際,面對外憂內患,印度政府似乎不得不加把勁扶持國內產業持續發展,但其種種行為也遭到了國內外聲音的質疑。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2月9日表示,中國政府對印度在短時間內頻繁地對中國產品發起貿易救濟調查并實行進口限制表示嚴重關切,并希望印方審慎克制使用貿易救濟措施。
白明表示,近年來,中印雙邊貿易特別是中國自印進口均有較大增長,在此情況下,對于貿易中出現的問題,中印雙方應加強溝通磋商,推動兩國業界合作,實現共同發展,互利雙贏。中國企業掘金印度之時,需要樹立長期發展的戰略目標,不可盯住短期利益而失去市場。他說:“在遭遇貿易保護勢力之時,中國企業應積極組織應訴,不能坐以待斃。如果企業的力量過于薄弱,政府應給予一定的支持。與此同時,中國企業也要規范貿易行為,企業要自律,政府要管理,行業要自律,這樣才能尋求中印貿易的雙贏。”
[1] [2]
責任編輯:劉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