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等九產業將獲政策及資金支持
2008年12月15日 13:22 6674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重點新聞
新聞背景
經濟工作會議的余音未落,發改委已經行動起來,鋼鐵、汽車、造船、石化、輕工、紡織、有色金屬、裝備制造、電子信息被發改委列為九大支柱產業,給予大力支持。
專業人士給予解讀時,大多將“九大支柱產業”、“大力支持”、“振興規劃”列為關鍵詞,這一振興規劃將是經濟工作會議思路的進一步落實。
發改委確定的九大支柱產業對宏觀經濟的影響非同小可,對股市的影響同樣會立竿見影。
發改委的這一決定將給股民帶來什么樣的機會?
九大產業
將獲政策及資金支持
發改委此次確定的九大支柱產業中,有一些產業是新增的,也有一些原本被列為支柱產業的行業消失,國元證券(12.90,0.00,0.00%,吧)高級研究員齊向陽認為,顯然國家正在積極調整產業扶持的方向。此次扶持的九大產業,首先是針對國務院常務會議布置工作的落實,同時也是根據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調整結構方面的落實。
“國家未來將主要推動這些產業的發展,推動的方式第一是政策、第二是資金投入。”齊向陽說,由于未來國家將加大投資力度,因此這次確定九大支柱產業,并要編制振興規劃,實際上可以理解為制定各個產業的重大投資額度和配套政策。
“例如近期發改委透露,正在制定對鋼鐵產品的收儲方案。”齊向陽介紹,這必然涉及兩個環節,就是相關政策和配套資金,其對鋼鐵產業的利好效應將是非常明顯的。
齊向陽認為,以此類推,凡是發改委確定的支柱產業,在后期都會陸續得到政策和資金的支持,這必然會對這九大行業構成利好。
拉動內需
產業升級可能成為主線
銀河證券分析師佟圣勇認為,如果仔細分析這九大支柱產業,可以發現發改委此次推動的振興規劃可能是圍繞著“產業升級”的主線進行。
目前國家的首要任務是拉動內需,貨幣政策的放松、加大投資力度等都是輔助手段,目前情況下,刺激內需出現大幅增長,必須要有新的經濟增長點作為突破口。而面對像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的經濟體,單一的產業很難起到拉動全局增長的效果,而且重新樹立一個新興產業的難度也非常大。因此,想拉動內需,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個產業的共同升級。
“投資者也可發現,本次發改委確定的鋼鐵、汽車、造船、石化、輕工、紡織、有色金屬、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這九大產業都有非常大的升級空間,而金融、地產、基建、消費等產業升級空間不大的行業,則未被提及。前期國家準許銀行業開展并購貸款業務,實際上已經是一個強烈的信號,希望諸多行業通過并購整合來實現產業升級,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佟圣勇說。
剛剛鋪開
九板塊后市應利好不斷
“從股市的角度看,后市這九個板塊應該是利好不斷的,很可能先是行業性利好出臺,隨后引發個股的重組、增發來實現產業升級,這九大板塊很可能成為2009年市場炒作的主線。”齊向陽介紹,某個行業一旦出現整體性利好,股市中相對應的板塊必然出現普漲,普漲回落之后,板塊中具有產業升級潛力的個股將得到主力的發掘,迎來新一輪炒作機會。
“例如汽車行業,國家相關部門已經表示將出臺政策扶持,如果能夠在貸款買車方面給予一定扶持,必將促進整個汽車板塊個股的大幅上漲。而在這之后,圍繞環保、產業整合、產銷配套等方面的單體企業之間的整合必然接踵而至,投資者可針對性對待。”齊向陽說。
炒作題材
利好并非長線投資機會
齊向陽認為,雖然發改委確定了九大支柱產業,并隨后就要確定配套的扶植政策和資金,但作為股市投資者,不可將這一利好視作長線投資機會來臨,而只能作為一種炒作題材來對待。
“所謂長線投資機會,是指宏觀經濟增長重新開始增速,市場中的上市公司業績明顯好轉,并進入長期發展增速的階段。”齊向陽說,但目前全球金融危機仍處在發展階段,上市公司業績增速放緩還沒有出現緩解跡象,在這樣的情況下,投資者不適合做長期投資。不過,目前市場中已經涌入一定數量的資金,隨著各行業利好政策的逐步推出,各路資金必然圍繞題材展開炒作,投資者可以中短線的思路參與。
佟圣勇認為,目前市場正處在利好政策不斷與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的博弈狀態之中,這種博弈必然引來市場的漫長震蕩期,題材性炒作必然在這一時期較為盛行。說白了,目前市場中的主力也不清楚各項利好會給上市公司帶來多大的影響,但在業績出爐之前,對利好的期待必然引來資金的活躍。(來源:華商晨報)
責任編輯:劉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