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鋁沙特電解鋁項目談判陷僵局
2008年06月26日 17:4 5422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鋁資訊
6月25日,據接近中國鋁業(601600.SH)高層的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中國鋁業與沙特的電解鋁項目最新一輪談判未能取得預期效果,雙方陷入僵局。
目前,中國鋁業赴沙特談判人士已經回國。雖然中國鋁業與沙特方面早已經簽署合資框架協議,經過此輪談判之后,雙方合作可能再生變數。
談判陷僵局
據中國鋁業人士介紹,沙特項目(在沙特建設一家用原油發電的鋁廠,規模為100萬噸鋁錠及配套電廠)最早接洽要追溯到2007年,當年10月,中國鋁業以子公司中鋁香港有限公司為主體與馬來西亞礦業國際控股有限公司(MMC)和沙特阿拉伯王國本拉登集團(SBG)簽署了項目諒解備忘錄,擬成立合資公司。
雙方于同年11月24日簽署了合資框架協議,并接受了由沙特政府頒發的項目許可證。
2008年5月12日,中國鋁業發布公告稱,2008年5月9日,公司子公司中鋁香港有限公司與MMC和SBG簽署了“合資安排”。同時,沙特投資總局還與合資三方簽署了該項目的“支持承諾諒解備忘錄”。
中國鋁業人士表示,這次公司代表赴沙特,正是就該合資安排的具體問題與沙特方面進行商榷,不料,談判卻未能取得預期效果。他告訴記者,上次三方簽署的合資安排僅為構成對各方意愿的最初步的、無約束力的說明,不具任何法律效力。目前,公司方面正在積極想辦法應對。
前述接近中國鋁業高層人士告訴記者,在這次談判陷入僵局之前,本來雙方已經初步商定:該項目將采用中國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50kA電解鋁生產和配套碳素生產技術。電廠項目也將主要選用我國技術和裝備。建成后的合資公司生產管理也將由中國鋁業承擔,該廠所需原材料氧化鋁將由中國鋁業從中國運往沙特,并且對該廠所生產的產品實行包銷,鋁錠等產品也將返銷中國。
四大阻力致談判無果
據本報記者向中國鋁業方面多位人士了解,沙特項目遇挫的最主要原因有四個。一、沙特國內環保等人士對于上大規模的高耗能項目有不同意見,沙特政府承受較大的壓力,對該項目比較謹慎;二、對于以如此廉價的石油資源(大致相當于每升2元人民幣)讓中國企業獲利,沙特國內輿論對中國鋁業形勢不利;三、沙特方面希望合資公司能夠在沙特上市,讓沙特國民分享中國鋁業在沙特所獲得的利潤,受制于現行法律法規,沙特的這方面要求中國鋁業無法滿足;四、沙特主要王室成員傾向于合資公司由美方組建。
“沙特輿論歷來受西方輿論影響很大,而且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直以來也將沙特看作是一個很重要的盟友,沙特國內對于中國鋁業沙特項目的不和諧聲音,不排除為別國企業利益張目的訴求。”上海外國語學院中東研究所一位研究人員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談到。
安信證券鋁、有色金屬首席行業分析師衡昆告訴記者,在沙特,本土的鋁業集團發展比較緩慢,中國鋁業的主要競爭對手均為大型跨國公司:如力拓集團、加鋁等。
“不能片面認為沙特電解鋁項目遇阻是因為美國等西方國家阻撓,可能與中國鋁業要求自主管理有關。”北大亞非研究中心吳強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談到,因為中國鋁業在沙特項目中國家意志較強,要求自主管理,其模式與國際慣例不同,從而導致談判無果。
戰略結構調整或受影響
“沙特電解鋁項目還要看未來幾輪談判情況如何,假設真的談不成,對中國鋁業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衡昆告訴記者,沙特電解鋁項目是一個配套項目,原計劃將消耗澳大利亞奧魯昆氧化鋁項目(目標是1000萬噸礦石產量;200萬噸氧化鋁產量)和國內部分氧化鋁產能。
如果沙特項目有變數,多余出來的這么大產能的氧化鋁該如何處理會很棘手。同時他也認為,沙特項目是中國鋁業海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電解鋁產業向能源和資源豐富地區轉移、逐步實現公司戰略結構調整的重要步驟之一,假設遇挫,中國鋁業的整個戰略結構調整可能都會受到影響。
據了解,中國鋁業除沙特項目外,還計劃在澳大利亞、越南、印尼進行海外拓展。
“越南項目、印尼項目可能都會因為當地效率等問題進展比較慢。”衡昆判斷。據記者在國信證券、中金、光大等行業分析師處了解,對于中國鋁業的海外拓展,業內普遍對沙特項目寄予厚望。
“中國鋁業遇到的問題其實是中國企業走向海外所面臨的窘境。”前述上海外國語學院中東研究所研究人員指出,這說明在愈來愈激烈的海外競爭中,中國企業要學會使用復雜的競爭手段,提高公關能力。
“海外拓展項目,前期有困難是正常的。”前述中國鋁業人士表示,因為中國企業不甚了解中東的文化、制度、法律、財務、稅務、市場環境,吃虧是必然的,但是經驗的積累也是這樣得來的。
據他透露,中國鋁業下一步計劃以沙特政府為突破口展開,首先使對方更加了解中國鋁業,樹立中國鋁業的良好形象,維護雙方較好的關系;然后,再作打算。(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