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企業攜手觸動全球市場神經
2009年03月30日 14:3 6034次瀏覽 來源: 綜合媒體 分類: 稀土
近日,一些企業負責人高興地向記者反映,通過國家的引導和企業自身的努力,如今稀土行業的混亂局面正在扭轉。一方面,國家進一步加大了對稀土行業的調控力度;另一方面,稀土行業正在快速整合,國內稀土企業紛紛牽手結盟,稀土資源正在向幾個特大型國字號企業集聚。目前中國在國際上已初步具有了控制稀土產品價格的能力,市場話語權逐漸增強。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半年來,我國南北稀土主要產地內蒙古包頭和江西贛州分別組建了兩個稀土集團戰略聯盟――內蒙古包鋼稀土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和五礦稀土(贛州)股份有限公司,各家稀土企業紛紛響應,競相加入其中。
加入內蒙古包鋼稀土國際貿易公司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戰略選擇,在自己應對金融危機、降低運營風險的同時,也可避免同行惡性競爭,廉價出賣稀土。日前,內蒙古和發稀土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繼承這樣告訴記者。
內蒙古包鋼稀土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們將集中銷售包頭稀土原料產品,以保持全國稀土原料價格的相對穩定,打造全新的引導稀土行業發展的經營模式和經營平臺。
據了解,目前五礦稀土(贛州)股份有限公司對贛州周邊地區優質離子型稀土資源和稀土分離冶煉企業的整合正在進行中。
就在稀土企業大張旗鼓聯姻之際,我國政府部門也頻繁出手力求推動稀土產業健康發展并保護戰略資源。近幾個月來,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商務部等出臺了減少出口配額、加收出口關稅等一系列策,限制或減少稀土出口量。同時,在出口環節,商務部進一步加強了稀土出口企業管理。在《2009年稀土出口企業名單》中僅有20家企業,比2007年減少19家。而在2002年前后,中國稀土出口企業有200家之多。
國內稀土行業的大變局觸動了全球稀土市場的神經。英國《泰晤士報》3月9日發表了題為《中國掌握科技未來的關鍵》的文章,文中指出,在經過多年的無序競爭和價格戰之后,中國目前已經控制了世界上95%的稀土出口。隨著全球對新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中國在稀土出口上的統治地位將具有戰略性的關鍵意義。中國國內稀土聯盟的出現,以及國家進一步加大對稀土貿易的政策調控力度,限制稀土產品的進出口,令不少國家開始擔憂本國未來的能源發展前景。
責任編輯: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