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亞洲鋰都和鉭業基地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2009年04月09日 9:58 4810次瀏覽 來源: 江西有色網 分類: 鎢
銅、鎢、稀土、鉭鈮、金、銀、鈾等七種礦產被譽為江西礦產的“七朵金花”,其中鉭鈮這朵“金花”花落宜春。宜春探明的鉭鈮儲量占全國的60%,鋰可開采量占全國90%。宜春鉭鈮礦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也是亞洲最大的鉭鈮精礦采選企業, 生產的鉭鈮精礦產品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有 100多家用戶,并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由于長期以來缺少規劃和投入,鉭鈮開采雖有30多年的歷史,但仍停留在賣原料的階段,資源優勢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企業經濟效益也不理想。2006年,宜春鉭鈮礦雖然實現了綜合產品銷售量、銷售收入的歷史最好水平,但銷售收入只有4000多萬元。近兩年宜春鉭鈮礦發展的步伐雖然加快,但到 2008年,其產值也只有 1億多元,稅收1000多萬元。這種現狀不但使享有“江西五朵金花”之美譽的宜春鉭鈮礦有負盛名,也讓宜春有“端著金飯碗討飯吃”之嫌。為了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效益優勢, 讓鉭鈮這朵“金花”綻開艷麗的光彩,宜春市提出要依托現有資源優勢,延伸產業發展鏈條,發展深加工,把宜春打造成亞洲鋰都和中國鉭業基地。
為了實現產業的科學發展,宜春市高起點謀劃了鉭鈮業和鋰銣銫兩個產業發展規劃。鉭鈮產業, 對宜春鉭鈮礦進行擴能改造,形成日處理礦石7000噸,年產鉭鈮精礦700噸、鋰云母精礦15萬噸、鋰長石粉120萬噸的規模,鞏固亞洲最大的鉭鈮鋰礦山的地位,為宜春打造中國鉭業和亞洲鋰業基地提供資源保障。通過招商引資延伸產業鏈,鉭產業重點發展鉭粉、鉭絲、鉭電容器、鉭鈮晶體、濾波器等精深加工產品 ,形成鉭鈮采、選、冶到加工的完整的鉭鈮工業體系,把宜春打造成“中國鉭鈮產品生產基地”。通過3-5年的努力,鉭鈮產業年實現銷售收入 50億元,年創利稅 10億元。鋰產業, 引進鋰電池材料和鋰電池生產企業,形成鋰電池汽車生產線,構建完整的鋰電產業鏈。同時,將建設國家級的鋰電池材料及鋰電池研發中心。通過3-5年的努力,形成年銷售收入 50億元— 100億元的鋰產業基地。
目前,宜春市已在宜春經濟開發區劃出800畝工業用地,其中 300畝用作加工鉭粉、鉭絲,500畝用作鉭電容生產。2009年,市鉭鈮產業辦計劃完成招商目標任務20億元。具體項目為:200噸 5萬-10萬比容鉭粉、鉭絲生產加工項目和10億支以上規模電容器生產加工項目,投資規模 3億元;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鋰離子電池生產加工等項目,投資規模 10億元。
據了解,目前產業招商取得重大進展。宜春市已先后落實了三個關鍵性項目:一是宜春鉭鈮礦擴能改造項目開工建設。該工程總投資3億元,自2008年11月26日開工以來,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整個項目計劃今年7月1日完工。擴產后宜春鉭鈮礦的鉭鈮開采量占全國的比重由30%提高到70%。二是贛鋒鋰業公司落戶宜春經濟開發區。江西贛鋒鋰業股份有限公司是鋰及其衍生物的專業生產商,公司擁有從基礎鋰,金屬鋰到特種鋰,有機鋰等產品大類較完整的產品鏈,金屬鋰生產量全球第一。該公司擬投資 2.5億元,對鉭鈮礦生產的鋰云母進行深加工,形成年產 1.2萬噸碳酸鋰、1800噸銣鹽、400噸銫鹽以及 1.6萬噸鉀鹽的生產規模。三是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高科技鋰電池材料項目———富鋰錳基正極材料和三元正極材料引進并落戶宜春經濟開發區。該材料的誕生將一舉消除鋰電池電動車的應用瓶頸,為純鋰電池電動車大規模生產鋪平道路。同時,也將使宜春取得在鋰電池和純電動車發展上的資源和科技兩方面的優勢。同時,一批有意向的項目正在洽談和跟蹤中。
宜春市把打造亞洲鋰都和中國鉭業基地作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市委書記謝亦森為組長的鉭鈮產業發展推進工作組, 瞄準國內外行業內的優強企業進行招商引資,以最大的力度、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法推進宜春鉭鈮產業的發展。有理由相信,在3-5年內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亞洲鋰都和中國鉭業基地將呈現在我們面前。
責任編輯: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