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制出稀土礦清潔冶金集成新技術
2009年04月27日 16:5 5458次瀏覽 來源: 綜合媒體 分類: 鋁資訊
我國科技人員自主開發出氟碳鈰礦清潔冶金及分離制備一體化集成技術,其核心專利——一種從氟碳鈰礦浸出液中萃取分離鈰、釷的工藝,近日榮獲第10屆中國專利獎優秀獎。
四川省攀西稀土礦是20世紀80年代末發現的我國第二大稀土礦。礦藏中除含有大量寶貴的稀土資源外,還分別含有0.2%~0.3%的放射性元素釷和8%~10%的氟。長期以來,該礦主要采用氧化焙燒——鹽酸優溶工藝。該工藝存在流程長、稀土收率低、釷和氟資源大量流失的缺點,同時對環境也造成了嚴重污染。
為加速開發我國寶貴的稀土資源,同時讓放射性釷和氟造福于人民,中科院長春應化所李德謙課題組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出發,緊緊圍繞攀西稀土礦的綜合開發利用,集中力量開展了氟碳鈰礦清潔冶金及分離制備一體化集成技術的研發。經過多年的艱苦拼搏,他們先后突破了萃取體系和萃取劑的遴選、工藝流程的開拓、稀土萃余液中釷和稀土分離等系列技術關鍵,發明了一種從氟碳鈰礦浸出液中萃取分離鈰、釷的新工藝,并應用這種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工藝,成功開拓出氟碳鈰礦清潔冶金與分離制備一體化集成技術。
據介紹,與現有的氧化焙燒——鹽酸優溶流程相比,該集成技術在國際上首次從生產源頭出發解決了放射性廢渣和廢氣排放帶來的環境污染;生產過程不排放氯氣;原流程中作為污染源排放的氟、釷得到了有效回收,回收率超過90%;稀土收率由80%提高到90%以上,鈰產品純度由98%提高到99.999%以上,有效實現了氟、釷、稀土的高效回收和稀土資源的清潔冶金及高值化。
目前,四川省冕寧縣方興稀土有限公司應用該技術已建成了年處理5200噸稀土精礦的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有關方面專家認為,該技術具有獨創性,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對氟碳鈰礦的分離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廣應用價值。
責任編輯: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