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規劃提振山西信心 晉有色未來更“出色”
2009年05月06日 10:41 5210次瀏覽 來源: 山西經濟日報 分類: 鋁資訊
晉能新東方鋁業集團供料車間工人正在監測檢修環保設備。
從1958年發展至今,山西有色金屬工業,已形成了采、選、冶、加工產業鏈和以鋁、鎂、銅三大主導產業與鋅、鉛、金、銀、鉬、鈦、鎵、鈷、銦及鋁用炭素等產品的工業體系,成為我省繼鋼鐵后的重要原材料行業,并成為促進全省經濟發展的幾個重要行業之一。
山西省十種有色金屬產量自2006年跨入全國有色金屬產量百萬噸的6大省份之一后,2007年十種有色金屬產量達到157萬噸,位居全國第5位;氧化鋁產量位居全國第3位;電解鋁產量是全國4個百萬噸省份之一,位居第3位;金屬鎂產量位居全國第一和世界第一位。這些產業,實現現價工業產值427億元,實現利潤57.3億元。
然而,這些數字更多的卻只能說明山西的差距,據統計,全國把有色金屬工業作為支柱產業發展的省份已有15個省、市、區,這些地區從體制入手,把有色工業作為本省支柱產業發展,使產值、銷售收入都上到了千億元以上,相較而言,山西的有色金屬驟然“失色”了許多。
“過去幾年,由于缺乏管理,省內礦產開采效率較低。大量中小私營企業無序開采的情況嚴重,擾亂了市場價格體系與供求關系,而且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省有色金屬學會的秘書長王香槐扼腕嘆息,“有色金屬行業集中度低一直是制約我省有色金屬行業發展的主要原因,隨之而來的惡性循環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我省部分地區的資源外流。”
王香槐說,山東、河南近兩年紛紛進入山西大規模收購礦石、占有資源,山西的有色金屬礦藏大量流失。山西有色金屬行業迫切需要做大做強。而今國家出臺的“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和發展規劃”正是山西有色金屬工業揚帆起航的最佳時期。
隨著若干產業振興計劃的出臺,有色金屬行業的兼并重組也拉開了大幕,《有色金屬產業振興規劃》出臺:國家將通過調整有色金屬行業進出口稅率、大規模推進行業兼并重組等措施提振有色金屬市場,計劃打造具有實力的綜合性有色金屬企業集團。
我省剛剛通過的 《冶金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表明,我省正在醞釀做強有色金屬產業。規劃提出,將通過聯合重組的方式,籌備組建山西鋁業集團和山西鎂業集團。
到2011年,我省電解鋁企業將由目前的12家減少到8家,金屬鎂企業由目前的70余家減少到30家左右。到2015年,電解鋁企業控制在5家以內,金屬鎂企業控制在10家以內,并適時組建山西鋁業集團和山西鎂業集團。
為了完成這個目標,我省準備打造銅、鋁、鎂三大產業基地,其中鋁產業基地主要是建設運城、原平、興縣、陽泉4個氧化鋁生產基地,并依托這些氧化鋁基地建設太原、運城、陽泉、原平4個電解鋁及鋁材加工產業園區;同時建設太原、大同、運城3個鎂及鎂合金深加工生產基地;建設中條山銅業基地。
“事實證明,我們具有組建山西鎂業集團的條件。”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鎂業分會理事董春明介紹,我省是全球金屬鎂最大的生產基地,產量占全球供應量的55%,其中太原地區2008年原鎂產量約為15萬噸。我們一直有提高鎂業集中度的想法,但是由于鎂業公司主要以民營企業為主,所以操作起來比較困難。“董春明說。
無論是中央“國十條”的出臺,還是省里的《冶金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都在傳遞著這樣的訊息:有色金屬產業的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并將基本淘汰落后的生產能力,節能減排將取得突破性的進展,資源保障程度將進一步提升,特別是到2011年前實現基本淘汰落后產能,將為整個行業的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到那時,我省的有色金屬產業也將更為“出色”。
責任編輯:劉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