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產業群顯雛形 “再制造”蘊藏巨大潛力
2010年03月05日 8:53 7271次瀏覽 來源: 經濟導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新制造1輛汽車的能耗是再制造的6倍,雖然再制造產品成本僅是原型新品的50%,但節能60%、節材70%。”4日工信部在濟南舉行的再制造試點工作交流及實施方案編制培訓會議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裝甲兵工程學院裝備再制造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主任徐濱士表示,發展低碳經濟,中國企業要抓住再制造產業的機遇。
全國:潛力巨大
據徐濱士介紹,隨著我國進入機械裝備和家用電器報廢的高峰期,再制造產業在社會、資源、環境效益等方面的優勢決定了再制造勢在必行。“目前全國役齡10年以上的傳統舊機床超過200萬臺,80%的在役工程機械超過保質期;年報廢汽車約500萬輛,每年產生約8億噸固體廢物。”
“調查顯示,新制造1臺汽車發電機的能耗是再制造的7倍,新制造1臺汽車發動機的能耗是再制造的11倍。”徐濱士表示,再制造是廢舊產品高技術修復、改造的產業化,其重要特征是質量和性能不低于新品,有些還能超過新品。
徐濱士表示,雖然當前有限的以發動機再制造為主要應用對象的關鍵技術,無法完全滿足短期內迅速擴張的各個再制造行業(如工程機械、機床)對再制造關鍵技術的多層次需求,但對于剛起步的中國再制造產業來說,仍然蘊藏巨大潛力。“我國在2008年批準14家企業作為新一輪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企業,包括重汽復強動力、濰柴、一汽等發動機制造企業,并在2009年頒布的《循環經濟促進法》中確定'國家支持企業開展機動車零部件、工程機械、機床等產品的再制造’。”
據了解,2005年全球再制造產業產值已超過1000億美元,美國的再制造產業規模最大,達到750億美元,其中汽車和工程機械再制造占2/3以上。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