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問廢棄電器電子產品 回收作坊式合適了結
2010年03月29日 14:58 14273次瀏覽 來源: 中國環境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廣東省對“以舊換新”定點拆解企業予以補貼
相關鏈接:
據工信部統計,去年我國手機產量6.2億部,微型計算機1.82億臺,彩電9966萬臺,家用空調8153.27萬臺,家用電冰箱6063.58萬臺,家用冷柜1258.03萬臺,家用洗衣機4935.84萬臺,微波爐6038.21萬臺,家用電熱水器1989.24萬臺。2009年,電器電子產品總量已經達11.8億臺之多,與往年相比增長幅度明顯。
現代電器電子產品的廣泛應用給社會環境與資源回收帶來了新的課題,也給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行業的發展帶來良好機遇。以計算機為例,其成分包括:鋼鐵約占54%、銅鋁20%、塑料17%、線路板及其他1%,而線路板含有金、銀、鈀等貴金屬。只要加以循環利用,廢舊電器等電子垃圾將會變廢為寶、變身不用開采的新型“礦產資源”。
目前,由于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處理產業尚未成形,存在大量報廢電器電子產品不能進入正規渠道處理、行業急缺先進成熟處理工藝技術等問題,大量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主要通過簡易、低效、不環保的方式進行處理,提取完有價資源后,剩余的有毒有害物質隨意排放,造成對環境的嚴重污染,危害人身健康。
據了解,這種現象雖然已經受到我國有關政府部門的重視,但是由于資金、技術、經濟效益等因素的制約,有關部門指定的一些拆解企業舉步維艱,每年處理的產品數量有限。
目前,西方一些發達國家通過立法明確規定,處理電子垃圾的責任已由納稅人與當地政府轉移至生產商身上。比如,早在2002年,歐盟通過WEEE指令(即電氣電子設備廢物指令)要求生產商于2005年8月之后開始承擔回收其品牌的電子垃圾的責任,尤其是經濟上的責任。一些跨國電子企業不得不開始更改產品設計,使產品在棄置和回收時,工人可更容易、更安全地拆解回收。
我國有關廢舊電子垃圾的回收法規正在加緊跟上。去年初頒布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將從2011年1月1日起施行。這意味著我國電子廢棄物的回收處理將有法可依,并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生產者延伸責任,即生產者及其銷售渠道回收其廢棄產品。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