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污染控制標準大討論
2010年04月15日 15:4 7838次瀏覽 來源: 中再生公司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要求較高,企業應該加以重視
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副總工程師穆京祥是《污染控制技術規范》主要起草人之一,他表明,標準是從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整個生命周期中污染物防治管理的技術角度出發制定的,涉及的行業和產品種類眾多,同時又對回收處理企業自身的許多方面提出要求,因此,目前真正執行這一標準的企業寥寥無幾。不過,他也指出,許多企業通過改進,完全能夠達到標準要求。
據穆京祥介紹,本來在標準制定時,起草組曾打算制定一些指標性要求,但是鑒于國內回收處理這一領域的發展滯后,真正意義上的正規企業很少,“如果很多要求用指標來設定,企業更加難以實施。”
一位回收處理企業負責人坦言:“我們并不是不能按照這一標準要求去做,但標準剛剛出臺,我們的工廠卻早已建好,不可能按照這一標準規定的規劃要求重新建設。”
穆京祥深知,目前企業完全按照標準要求去執行有許多困難。“不過,未來不排除國家加強這方面的監管,我覺得企業應該重視這一標準。”他提醒企業,“國家實行拆解企業經營許可證制度,這要求必須有一定的標準去約束企業。《污染控制技術規范》同其他標準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標準體系,新加入的回收處理企業應該遵照這些標準去做,管理部門今后也會按照這些標準來要求和考核企業。”
《污染控制技術規范》引起了多家企業的關注,共有國內外60多家企業和機構參與起草,包括電子電器產品整機企業、研究機構、大專院校、拆解處理企業和回收企業等。其中,整機企業包括海爾、聯想、TCL、長虹等。據穆京祥分析,家電整機企業之所以如此積極地關注這一標準,主要是因為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延伸責任的效應,他們更加關注自己繳納的回收處理基金流向怎樣的回收處理企業。
[1] [2]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