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鉛”錘百煉 再生產業化腐朽為神奇
——來自界首市發展縣域經濟的報道
2010年07月05日 16:19 7769次瀏覽 來源: 安徽經濟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在政府的引導支持下,企業不斷加大技術創新和環保設施投入,實現節能減排增效,走清潔生產之路。目前,僅田營循環經濟工業區就已投入環保治理專項資金l.2億元,陸續引進了重力式除塵、袋式除塵、水洗脫硫等10多項新工藝、新技術,使園區各企業實現了達標排放,企業對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已達到95%以上。特別是袋式除塵設備的上馬和完善,單是企業把收集的鉛煙廢渣再次進爐冶煉,凈收益每年就達3000萬元,同時減少了粉塵污染,實現了環保和效益的雙贏。
“政府從起初的‘無為之治’到后來的‘有形之手’,為田營鎮再生鉛產業發展,提供了體制上、政策上的支持,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2005年5月,田營再生鉛企業順利通過省環保局組織的環境聯合檢查測評驗收。
一場環保風暴之后,“鉛之都”已告別了鉛污染,由此界首掀開了發展“循環經濟”的新時代。
在這里,資源將得到高效循環利用:他們按照產業鏈的有機聯系,積極發展中間產品,大力發展下游精細產品,提高加工配套水平,不斷延伸和拓寬產業鏈條,推動再生資源加工業由單一收購向綜合加工的升級轉變。目前園區初步形成了“上下游產品接續成鏈、關聯產品復合成龍、資源封閉循環利用”的生態工業體系“互聯網”,三大產業板塊,即年產33萬噸再生鉛冶煉產業板塊、年產1500萬套極板產業板塊、年產7萬只新電瓶產業板塊,確保了工業區能夠實現“進來舊電瓶、出去新電瓶”的閉合式循環產業鏈。
如果說,“內循環”使企業獲益匪淺,那么“外循環”推動區域經濟轉變增長方式。隨著循環經濟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一個“朝陽產業”正在界首大地興起————靜脈產業。全市已建成了田營再生鉛、西城再生鋁銅、光武再生塑料、鴨王再生繩網四大循環經濟工業區,而且這些循環經濟產業園都是以廢舊物資作為生產原料。目前,四個循環經濟工業區,提供的稅收占全市財政收入的比重為70%以上,成為界首市經濟的重要支撐力量。也就是說,“循環經濟”真正撐起了界首經濟的脊梁。
作為一個初具規模的生態經濟區,如今,“循環經濟”已成為界首的一個重要符號。不過,今天的這個符號已經具有了更豐富的意義——— 發展循環經濟,并不單純是經濟問題,而是一種嶄新的發展思路,一種意義深遠的生產方式。
[1] [2]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