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球工程機械50強榜單新鮮出爐
2010年07月15日 10:34 21044次瀏覽 來源: 中國供應商 分類: 有色裝備
過去一年,是全球工程機械產業在冰面上踉蹌行走的一年。
受世界市場需求驟減影響,全球工程機械TOP50陷入了歷史冰點。全年,50強企業銷售額僅為1131.13億美元,較上一年陡降30.20%。比銷售額指標更加觸目驚心的,是企業的利潤水平。
全年50強企業的營業利潤由上年的125.82億美元,俯沖至-2.29億美元,跌幅達101.82%。
跌宕的時勢,不僅激化了企業間的競爭,更放大了各自的進退步幅。
對產業中絕對的“帶頭大哥”卡特彼勒而言,2009年絕對是晦暗的一年。在經歷了2008年的增長放緩后,2009年,這家巨頭又陷入了沉重的下滑之中。全年,卡特彼勒工程機械業務銷售收入僅為181.48億美元,較上年下滑42.94%。與卡特彼勒一樣,排在第2位的小松制作所,看起來也不怎么樂觀。雖然勢頭不錯的亞洲市場為小松全球發展扳回幾分,但無奈于大環境的低徊,2009年小松的銷售額仍減少28.49%。
比前兩位大佬的“掙扎自救”更讓行業震駭的是,在金融危機肆虐的2009年,曾經把持全球產業“探花”位置久已的特雷克斯,在剝離了礦山設備業務后,銷售額猛然縮水至40.43億美元;而之前排名第4位的日立建機,終于在這年憑借59.82億美元的銷售額,反超特雷克斯,順利將全球第三大企業的爵號挑落懷中。
當然,全球范圍內,忍受下滑煎熬的企業絕對不止這些巨擎。除了中國企業,來自印度的BEML,以及擁有礦山產業背景的新入榜企業―比塞洛斯外,50強中其他公司無一不或多或少地遭遇下挫。其中,下降超過50%的企業包括豪士科(JLG)、寶長年、竹內制作所、歐歷勝集團、CNH和特雷克斯,其降幅分別達到63.09%、59.70%、56.79%、53.63%、52.51%和51.79%。
就在其他企業忙于通過各種方式應對“業績俯沖”時,來自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的企業,卻正在品嘗著又一輪增長的賦予。過去一年間,受益于直接而干脆的經濟刺激計劃,以及早早啟動的經濟回升,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無論在體量規模還是盈利水平上,都繼續穩健攀升;而恰恰是這些,直接拉高了他們在全球產業中的“ 段位”。2009年,中國最大的工程機械制造企業―徐工集團,憑借34.85億美元的銷售收入,成為歷史上首個躋身全球10強的中國企業。和徐工集團表現一樣出色的,還有中聯重科、三一集團、柳工和龍工等企業。在新一屆榜單中,中國前5家企業的排名各自上升了6位、10位、6位、5位和9位;與此同時,本次排行榜中另一個新面孔―來自中國的福田雷沃重工,甫一進入,便以3.66億美元的銷售額位居第45位。憑借如此良好的企業級“漲勢”,2010年TOP50排行榜中的“國別”榜單上,“中國”毫無懸念地超越傳統工程機械產業強國―德國和瑞典,升至第三。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