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奉獻給未來 濟南市發展低碳循環經濟
2010年07月22日 11:1 9067次瀏覽 來源: 濟南日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晨曦微露。位于二環南路的濟南市再生資源劉香回收站又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三三兩兩穿著綠馬甲、胸佩上崗證的回收人員,騎著統一標識的三輪車,將廢金屬、廢紙、廢塑料集中到這里,隨后進入相鄰的市再生資源總公司市中公司進行分揀加工。
這家回收站是全市1000多家社區回收站點之一,也是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成果的一個縮影。
再生資源循環再生生生不息
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日益感受到資源要素的供給壓力。
從拾破爛到收廢品,從廢舊物資回收到再生資源體系建設,濟南市對再生資源產業的認識在深化,行動變自覺。作為商務部確定的全國26個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試點建設城市之一,市政府出臺《濟南市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方案》,并成立了市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充足的資源優勢和強大的內部需求,為這一體系建設帶來廣闊發展空間。”領導小組副組長、市供銷社主任孔放告訴記者,去年全市廢舊物資資源量超過11億元,其中廢鋼鐵約17萬噸,廢造紙原料約13萬噸,報廢機動車約3000輛;再生資源產生量連年遞增的同時,其需求量日益擴大,僅重汽、濟鋼、平陰瑪鋼這幾家大型工業企業,年需求廢鋼就達百萬噸,廢橡膠、廢塑料除供應本地生產企業外,大部分遠銷浙江和江蘇。
根據《建設方案》,項目承建單位濟南市再生資源總公司實行市、區兩級聯動機制,具體負責各區縣基礎回收體系建設,現已發放環保型“廢品收購專用車”226輛,規范回收網點31個;東城廢鋼鐵分揀中心、市中分揀中心先后落成,二環西路嘉會舊家電交易市場、堤口路舊貨市場、八里橋舊貨市場和鳳凰山舊貨市場等4個再生資源交易市場相繼營業,市場攤位入住率達95%以上。“我們是收廢品的,但我們自己絕不能成為廢品!”市再生資源總公司總經理朱霆的這句話,已成為業內流傳甚廣的“名言”。為全面提升從業人員素質,他們對社區收購站點的收購人員實行統一培訓、持證上崗,目前已舉辦再生資源從業資格培訓班8期,13人取得了相當于中級職稱的廢舊物資挑選加工技師資格。“濟南再生資源網”成功上線,實現了廢舊物資購銷信息的快速傳播和高效處理。“近期我們正在二環西路和二環北路周邊選址,一個占地數百畝,集再生資源科研、加工、利用、物流為一體的產業園區不久就會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由大型綜合性交易市場、專業化分揀中心、規范化社區站點組成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即可成型。”朱霆說。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