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原料困局 專家建議參與國際資源大循環
2010年07月26日 16:22 3063次瀏覽 來源: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就《中國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政策大綱》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相關部門將采取多項措施,大力推進資源的綜合利用工作。對此,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對于這一利國利民的大方向,原料不足是許多企業的共同煩惱。
以廢舊輪胎產業為例,青島天盾橡膠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發現,目前國內可供翻新的港機輪胎胎源不足,多數可翻新輪胎都來自國外進口。
對此,該公司希望政府能夠制訂鼓勵“可多次翻新輪胎”生產的政策,建議輪胎每翻新一次,國家就給予必要的補貼,以提高可多次翻新輪胎相比一般輪胎的競爭力,帶動更多輪胎企業加入這個行列,真正形成產業內部循環。
而為廢舊金屬、廢塑料、廢玻璃等提供原料的汽車回收體系也嚴重滯后。光大證券策略分析師表示,現行《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的限制,使相關企業只能從汽車維修市場收購一些舊件作為資源再利用的原料,遠遠不能滿足生產和市場的需要。
對此,環境保護部科技咨詢委員會委員王揚祖提出,“目前國內廢舊金屬資源儲蓄量并不多。”王揚祖認為,要開發資源的綜合利用,我國就要參與國際大循環,“既然可以用國外的原生礦石,為什么不能用國外的"城市礦產"呢?”
同時相關人士建議,我國應建立“國際再生資源監管區”制度來保障對廢舊金屬資源進口的監管,即將海關、環保、質檢引入國際再生資源監管區監管,規定進口廢舊金屬資源只能在區內報關、拆解和處理,區內統一污水處理、垃圾焚燒、垃圾填埋,杜絕2次污染。
目前,工信部已經要求各級主管部門,對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深入調研及時反映。業內人士認為,在資源綜合利用涉及的諸多產業中,能夠盡快解決原料來源緊缺的行業,有望最早實現產業化。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