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攻克鋰云母高效提鋰技術
2010年07月29日 10:56 7930次瀏覽 來源: 中國化工報 分類: 新技術 作者: 姜小毛
由江西贛鋒鋰業股份有限公司、宜春贛鋒鋰業有限公司共同承擔的江西省科技攻關項目——鋰云母提鋰及制備系列鋰鹽新工藝研究,上周通過江西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鑒定。記者從贛鋒鋰業獲悉,新工藝可使鋰總收率從60%提升至75%以上。該技術可望于10月份完成中試,千噸級裝置將在年內建成投產。
專家一致認為,贛鋒鋰業開發的氯化鈉壓浸法提鋰工藝產業化裝置投運后,將是世界上第一條利用鋰云母直接生產電池級碳酸鋰的生產線,對提高我國礦石提鋰技術水平和產業升級具有重大意義。
江西贛鋒鋰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良彬昨天告訴記者,國內一直采用傳統的石灰石法和硫酸法,以鋰云母精礦為原料生產鋰鹽產品,提煉工藝復雜,成本高,渣量大,鋰總收率只有60%左右,同時存在環保治理難題。該公司研發的鋰云母提鋰及制備系列鋰鹽的新工藝路線采用脫氟焙燒、氯化鈉壓煮溶出等工藝,制備出電池級碳酸鋰產品及碳酸銣、碳酸銫、氯化鉀、氟化物等副產品,并對浸出渣進行了綜合利用研究。科研人員采用自行研發的設備及焙料處理手段,可使鋰總收率達到75%以上,同時開發出了一系列分離方法,可富集分離鉀、銣、銫等金屬元素。
李良彬介紹,新工藝過程中的氯化鈉可循環使用,系統水封閉循環,壓浸廢渣可作為建材原料制備加氣混凝土砌塊,實現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具有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經江西省權威監測部門檢測,主產品碳酸鋰的質量達到電池級碳酸鋰行業標準。
江西省鋰云母資源豐富,位于宜春市的鉭鈮礦鋰云母儲量巨大,是目前為止探明的亞洲最大的鋰云母礦。鋰云母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綜合利用,對于推動我國鋰電產業發展,以及江西省鋰電新能源產業和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意義重大。
另據了解,江西贛鋒鋰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江西省重點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研發基地。
責任編輯:hq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