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制造業每年節約1550億 環境效益巨大
2010年08月26日 8:35 9350次瀏覽 來源: 人民日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再制造起源于維修,它與維修有著本質區別,它是指利用新材料和新技術,對廢舊機電產品進行專業化和批量化修復,使其達到或超過新品性能的生產過程。
經過幾年努力,目前我國再制造已從工程技術領域向產業化方向轉移。“發展再制造產業已成為我國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表示,目前,再制造理念逐漸被社會接受,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關鍵技術已優于國際先進水平。
發展再制造業每年可節約1550億元,可獲巨大環境效益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口機電設備達到萬億元,機床保有量達700多萬臺,14種主要型號的工程機械保有量約為300萬臺,目前這些設備正陸續進入報廢期。業內人士指出,保有量持續快速增長,再制造產業蘊含巨大發展潛力。
統計表明,近年來,我國再制造產業發展迅速。以汽車零部件為例,濰柴動力、上海大眾汽車等去年形成了23萬臺套的再制造能力,今年將達到63萬臺套。
然而,我國再制造業起點低、基數小,正處于起步階段。2008年3月,國家發改委確定了14家汽車再制造試點單位。2009年12月,國家工信部公布了35家工程機械、機床等再制造試點企業。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等11部委發布《關于推進再制造業發展的意見》,將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機床等作為再制造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
我國與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美國2007年再制造業產值約占GDP的0.4%,達到了1000億美元,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值達700億美元,而我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業產值僅為10億元人民幣。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濱士指出,通過發展再制造業,我國每年可節約1550億元,獲得巨大的經濟和環境效益。
責任編輯: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