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鋁“鏈接”多家央企 共謀產業主導權
2009年06月16日 9:15 7907次瀏覽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分類: 鋁資訊
爭取產業主導權
在中鋁與中遠、神華之間看似簡單的合作協議背后,是中國礦業企業身處并購與全球化競爭的大時代,更是中國礦產資源主導權的得失和爭奪。
許中波表示,以日本為例,盡管日本礦產資源貧乏,但日本企業以財團為核心,通過各個關聯企業牢牢把握每個產業環節的主導權,這樣,“即使市場出現風險,利益也基本只在自家體系內流轉”。
比如,日本最大鋼鐵企業新日鐵和本國海運行業、原材料行業的重要企業,都是互相交叉持股利益共同體,同屬共同的財團成員。以三井財團為例,其內部的三井物產、新日鐵、商船三井、豐田汽車以及其他眾多的成員企業,均分布在同一產業鏈的不同環節。
“中國在產業主導上并沒有優勢,因此在國外合作上,處處缺乏話語主導權。”許中波表示,中鋁與中遠的合作,也許可以為同類企業提供一個樣本,但應該繼續深入下去,爭取在產品和資本運作上形成利益共同體。
一位有色業分析人士也表示:“中鋁與中遠的合作,依然停留在簡單的業務互補方面,并不足以防范市場風險,也不能保證形成利益左右手互換。”該人士還建議,包括中鋁在內的中國大型企業,還應該與海外企業加強合作。
依然以新日鐵為例,時至今日,新日鐵依靠與寶鋼的合作關系,已成為中國汽車鋼板市場的霸主。除了寶鋼外,新日鐵也和武鋼、鞍鋼、首鋼等中國鋼廠合作,建立合資公司。中國鋼鐵的采購、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都能看見它活躍的身影。
上述人士指出,事實上,新日鐵只是日本產業在中國利益鏈的一個分子。通過與中國企業合作,新日鐵為其他日本企業構建了一個利潤通道,從豐田等汽車企業到三井物產這樣的綜合商社,都成為最大的得利方。
“通過國內優勢企業的聯合,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目前國內企業拓展海外資源單打獨斗的局面,增強產業主導權。”許中波表示,中國在增加礦產資源主導權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熊維平也對記者坦言,中鋁的國際化道路還很長,但步伐不會放緩。他還強調,除了中遠集團,中鋁將繼續尋求產業鏈上的合作機會,尤其是與中央企業進行合作。
[1] [2]
責任編輯: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