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城探出新“礦山” 廢棄資源再生利用規模化
2010年11月01日 10:25 7514次瀏覽 來源: 北方網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優勢:
零損耗自消化
園區以資源充分循環為目標,根據產業鏈關聯程度,科學安排各產業功能的空間關系,合理規劃、逐步開發建設“綜合服務區”、“拆解加工區”、“精深加工區”、“污染處理區”、“倉儲物流區”、“科技研發區生活服務區”和“居住社區”等八大產業功能區,促進產業鏈條轉化過程中再生資源的“零損耗”,以及在整個產業循環過程中再生資源在區內的“自消化”。廢舊物資將得到充分循環,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最終以高附加值產品方式通過區內交易中心走向市場。
園區現有企業135家,年吞吐能力為100-150萬噸。現在,園區每年可向市場提供原材料銅40萬噸、鋁15萬噸、鐵20萬噸、橡塑材料20萬噸,其他材料5萬噸,形成覆蓋全國各地的較大的有色金屬原材料市場。預計到2015年,園區再生資源產量將達到340萬噸,其中銅70萬噸、鋁40萬噸、橡塑100萬噸、鐵80萬噸,其他50萬噸。實現年產值650億元,稅收收入達到20億元。
[1] [2]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