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成為甘肅有色金屬業核心動力
2010年12月06日 10:10 3279次瀏覽 來源: 甘肅日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170個循環經濟項目相繼開工,36個省級以上開發區改造提升,7大循環經濟基地、16條循環經濟產業規劃即將出爐,金川公司、白銀公司等100戶循環經濟示范企業的培育全面啟動,資源回收再利用的“靜脈產業”獲得有效發展。千里隴原,“循環經濟”正在從“藍圖”變成現實,打造著我省轉變發展方式的核心動力。這種局面,距國務院批復《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正好一年。
一年前,面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迫切形勢,省委、省政府果斷決策,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突破口。2009年12月24日,國務院批復《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并把甘肅省整體作為全國唯一的循環經濟示范區。今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也把循環經濟作為甘肅省加快發展的重要舉措,這標志著甘肅省循環經濟時代的到來。
今年,甘肅省向國家發改委上報54個總投資24億元的重點項目。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節約115萬噸標準煤,上報淘汰落后產能財政獎勵資金項目119個,計劃淘汰落后產能332萬噸。同時,以推行清潔生產、資源循環利用為重點,今年甘肅省總投資107.2億元的170個循環經濟項目相繼開工。“綠色”項目串起甘肅省發展循環經濟的主線。酒泉風電項目一期竣工二期啟動,敦煌20兆瓦并網光伏發電項目并網發電,武威新型太陽爐生成多晶硅材料項目新技術領跑全國。綠色新能源產業,正在成為甘肅省新的經濟增長極,有力地促進了全省產業結構調整。“循環”項目加速甘肅省傳統產業加快轉型。金川公司,通過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形成各工藝流程間物料循環利用;上下游企業之間,形成產品互為原料、內部廢棄物外部循環利用的產業鏈。白銀公司,通過循環經濟項目進行初級生態化改造,構建并整合了采、選、冶、化四大生產系統循環鏈,實現了資源的多層次轉換利用和生態環境改善。此外,以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張掖有年模式,以園區發展循環經濟的天水高新農業模式,將成為甘肅省打造循環農業體系的有效模本。
按照《總體規劃》發展“靜脈產業”的要求,甘肅省再生資源利用基地也從無到有,發展壯大。西北有色金屬再生資源回收綜合利用基地、甘肅省報廢汽車等再生資源回收綜合利用基地等一個個項目落地,蘭州市開展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展開,開啟甘肅省資源永續利用的“循環”之門。
《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的實施,使甘肅省逐步走出高耗能、高排放、資源型的“兩高一資”困局,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資源永續利用的新“兩高一資”轉變。
責任編輯: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