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開始建設
2011年05月09日 14:29 10341次瀏覽 來源: 金昌日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到2015年,全市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提高到70%
4月28日,市工信委在金昌開發區,再次召集相關部門和企業、單位,就金昌市《創建全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進行集中討論,準備進一步修訂完善后,上報省上和國家相關部門審批。這也意味著金昌市全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即將進入實質性階段。
借助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這一平臺,不僅將加快推進金昌市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進程,也將促進金昌市資源型城市轉型,實現地方經濟繁榮發展。
固廢利用將緩解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資源約束和環境壓力
由于歷史原因,金昌工業發展主要以礦產資源開采、有色金屬冶煉及相關化工產品初加工為主。近年來,隨著企業不斷發展,冶煉爐渣、尾礦、粉煤灰等工業固廢也逐年增加。截至2010年底,全市工業固廢累計堆存量達9700多噸。
市工信委主任魏育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以有色冶金和化工為主的這一傳統工業經濟發展模式,也導致資源消耗高、經濟結構單一,環保壓力大,資源與環境成為制約金昌市經濟可持續發展兩大“瓶頸”。
而作為循環經濟的一種具體體現形式,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則從工業經濟系統自身發掘資源、能源,充分挖掘潛力,找尋伴生資源,開發利用廢棄物質,促進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以嶄新的知識經濟、循環經濟模式替代陳舊的線性經濟模式,以智力資源替代自然資源,緩解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資源約束和環境壓力,給工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共贏”。
就“工業固廢”一詞來說,其“廢”字也具有鮮明的時間和空間特征。從時間角度講,它僅僅相當于目前的科學技術和經濟條件,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礦物資源的日趨枯竭,生物資源滯后于人類需求,昨天的廢物勢必又將成為明天的資源。從空間的角度看,廢物僅僅相當于某一過程某一方面沒有使用價值,而并非在一切過程或一切方面沒有使用價值,某一過程的廢物,往往是另一過程的原料。
“因此,從某種意義說,廢物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金泥集團生產技術部副部長廖世文用一組詳細的數字詮釋這句話的含義。去年金泥集團公司利用有色金屬渣、脫硫石膏、粉煤灰、鍋爐爐渣、電石渣及高爐渣等六種固廢119.2萬噸,生產水泥193萬噸,實現銷售收入8億多元。而在全市,據不完全統計,金泥集團、鎳都實業公司等8家資源綜合利用生產企業,2010年綜合利用工業固體廢物212萬多噸,實現綜合利用產值12.1323億元,綜合利用利潤達50149萬元。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