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有色等節能環保產業循環利用
2011年06月03日 8:58 10225次瀏覽 來源: 荊楚網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美麗的亭臺小橋,您看得出它來自一臺臺廢舊電器嗎?價格昂貴的稀貴金屬,您能想到它出自生產線的沉渣嗎?以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為指向的節能環保產業,浸潤到城市的方方面面,讓荊楚大地綠意盎然。
在“十里鋼都”武漢青山區,圍繞武鋼、武石化、青山熱電廠等傳統企業,另有一批新型企業正在興起。它們專門從事環保產品生產、環保技術開發、環保設備制造、“三廢”資源開發利用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相繼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保華石化吃進武石化的副產品催化油漿,轉化為新型高分子材料;武鋼華新水泥公司專“吃”武鋼的高爐廢渣,年“吐”數十萬噸水泥;中冶集團一家公司吞進青山熱電廠和陽邏電廠的粉煤灰,年制造數百萬平方米的新型建材。
類似這樣的節能環保產業群,我省還有不少。在荊門,以粉煤灰、磷石膏等固體廢棄物為原料,一批電力、磷化、建材企業做起加工增值的文章;在宜昌,以興發集團等為主導,一批公司共同舞動一個物料循環使用、副產品互換的精細化工產業循環鏈。
依托較強的產業基礎和過硬的研發力量,“十二五”期間,我省將圍繞鋼鐵、石化、火電、建材等行業,重點發展節能產業、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和環境治理產業,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提供物質基礎、技術裝備保障和服務。
變廢為寶,循環利用,節能環保產業綠意盎然。請看
吞吐之間的智慧火花
湖北日報訊 記者 梁曉瑩 通訊員 王家斌 黃 旭
吃進海量原料,轉換驚人能量,排放巨大污染,換來形形色色的工業產品。傳統工業在吞吐之間,滿足人類現代生活的需要,卻讓藍天碧水面臨巨大威脅。
破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的兩難困局,節能環保產業日漸興起。
以資源為起點,依次經過產品、廢棄物、廢棄物綜合利用等節點,終點回到再生資源,畫出一個美妙的圓。可觀的經濟效益和巨大的社會效益,則是其圓心指向。
洗凈鉛華,撥開“光灰”。節能環保產業興起,為我們開啟循環經濟的智慧之門。探訪這些新奇的行業,您會發現,廢料居然如此珍貴,循環又是如此美妙。
創造寶刀不老的傳奇
它,出自德國名門,遠嫁南京某廠,每日勤懇運作,已達20歲“高齡”。
這臺德國數控五面體加工機床,因超期使用,液壓系統老化,基礎大件磨損嚴重,精度基本喪失,幾乎瀕臨報廢。
重新購買,費用高達3200萬元;繼續用呢,機床故障頻發,常拖生產后腿。去年,這家南京工廠試著與武漢華中自控公司聯系。
全面拆解機身,更換損壞和磨損嚴重的零件,換上西門子數控系統新“心”,裝上自行開發的機床運行監控系統……幾個月后,這臺舊機床獲得新生。細算費用,僅花了800萬元。運行幾個月來,全面達到高性能、高精度的設計要求。
華中自控公司總經理張堯南說,老舊機床,一般有45%至80%以上的殘留價值,主要是耐久性較強的床身、立柱、底座等。重新制造這些主體部件,需要消耗大量鋼鐵和能源。如果保留主體,修復或更換損壞部件,則可制造出與新設備同等質量甚至性能更好的設備。
翻新機床還會性能更好,這是神話嗎?
在武重集團,我們大開眼界:武鋼一臺處于報廢狀態的前蘇聯軋輥車床在這里“打個滾兒”后,不僅全面提升了機床的精度,還將主軸承重由原來的20噸提高至30噸。運用現代數控技術,龍門刨床可變成數控龍門銑刨床,或數控龍門磨床,同時改造后的設備能耗下降近40%,實現節能節材、降耗減排的目的。
近年來,我省武重、千里馬、華中自控等公司全面展開機電產品再制造的科研探索。從省經信委了解到,近年來,這些企業利用重型機床、工程機械、數控大型機床等方面的專業優勢,賦予大批機床第二次生命,還在國內打出響當當的品牌。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