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版圖現雛形 大瀝再生“金谷”提速
2011年06月09日 15:0 9934次瀏覽 來源: 佛山日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業界聲音
大瀝有底蘊容納金融業
勞嵐(中國光大銀行佛山分行副行長):大瀝已有22家銀行的支行網點,業務開展得都不錯。目前大瀝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9萬元,而前幾年全國百強縣之首的江蘇昆山,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是2萬元,這說明大瀝發展金融業非常有潛力和底蘊。
棄傳統金融中心選大瀝
郭智勇(廣州期貨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廣州期貨沒有選擇季華路、千燈湖等傳統金融中心,而選擇大瀝,有自己的考慮。大瀝有雄厚的制造業基礎,雖然近幾年很多工廠搬遷,但他們的根在這里,大瀝仍然有條件成為產業決策、銷售、展示、貿易中心。
期待盡快融入大瀝商圈
梁海濤(廣發證券大瀝營業部總經理):大瀝營業部是廣發證券在佛山的第9家,南海的第3家營業部。大瀝這些年的經濟總量、居民收入的排名前列,且具有強烈的投資需求;隨著廣佛地鐵的開通,廣佛同城化、瀝桂一體的推進,千燈湖金融板塊對大瀝的輻射加強,廣發證券希望能搶占市場先機,融入大瀝商圈。
金融故事
找不到合適的就自己建
大瀝傳統民企大踏步進軍金融業
昨日,烈日當空,大瀝城南片區中心區的兩幢寫字樓建設如火如荼。在建的華亞國際金融大廈是由大瀝民企投資、冠名的一幢超甲級商務寫字樓。目前已有擔保、銀行、證券、期貨等十余家金融機構向華亞表示出進駐意向。這里將成為大瀝金融產業新平臺。
“不僅是金融機構,大瀝本地民企也需要這樣的高檔辦公環境。”作為華亞國際金融大廈的投資人,梁錫華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一家有色金屬企業的老板。他說,大瀝有色金屬企業規模、資金積累到一定階段后,需要一個相對高檔的辦公環境,將行政、銷售與生產分離,提升企業形象檔次。但他環顧當時整個大瀝,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寫字樓。
“既然沒有,那我就自己建。”梁錫華想,全鎮有6000多家企業,即使有三成企業有和他類似的需求,這一數字也足夠驚人;再加上“瀝桂一體”、東翼片區泛千燈湖概念的推出,“城市過河,河對面的金融產業遲早要過河”。
按照梁錫華設想,華亞國際金融大廈將建成15層的金融高端寫字樓,地下設2層停車場,總面積達32000平方米,總投資超過2億元,2012年5月竣工,計劃通過提供良好的高新技術與后臺服務支撐,與廣州及其他區域金融中心實現功能互補、錯位發展,吸引國內高端金融機構進駐。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