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材料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2011年08月16日 23:29 5224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新技術
從黑龍江省新材料產業協會了解到,2010年,黑龍江全省新材料產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57億元,同比增長22.96%。新材料產業作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撐和基礎,已顯示出廣闊的發展前景,對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據了解,龍江新材料產業雖與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湖南等省(市)還有一定差距,但發展勢頭強勁,在資源、產業、科技、市場等方面優勢明顯,為新材料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是資源優勢。黑龍江是礦業大省,礦產資源品種多、儲量豐富。全省已發現各類礦產134種,占全國已發現234種各類礦產的57.2%。已查明儲量的礦產87種,占全國已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種數的37.7%。其中,對新材料產業發展影響較大的礦產有以下6種。同時,黑龍江石油和天然氣豐富,大慶油田油氣資源儲量巨大。目前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56.8億噸,累計生產原油18.21億噸,占同期全國陸上石油總產量的47%。探明天然氣可采儲量1000億立方米。大慶石化公司、大慶煉化公司等企業原油加工能力1250萬噸,有大量優質聚烯烴產品,為生產化工新材料提供充足的原料,是新材料產業發展最具優勢的產業;全省現已探明煤炭保有地質儲量224.5億噸,占東北三省總儲量的73%,煉焦煤儲量83.4億噸,占全省煤炭總儲量的37.15%,并低硫低磷,為新材料產業發展提供了能源和新型煤化工產品強大的資源支撐;多寶山銅礦區銅金屬保有儲量237萬噸,規模在全國排第三位;石墨儲量居全國第一,擁有可開發石墨儲量2200萬噸,主要分布在雞西市和鶴崗市;硅線石礦物儲量較大,總儲量720.49萬噸,其中,雞西市三道溝硅線石礦儲量最大,已探明儲量683.93萬噸;玄武巖分布很廣,其保有儲量居全國首位,是生產高科技產品――連續性玄武巖纖維和功能性石材的優質原料。
二是產業優勢。黑龍江省新材料產業在產業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高端金屬結構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硬質耐磨材料、增強纖維及復合材料、焊接材料等方面正在形成產業基地和產業集群。其中,高端金屬結構材料和先進高分子材料是龍江新材料產業的支撐。全省有高端金屬結構材料企業15戶,2009年產量45萬噸,銷售收入65億元;2010年產量53萬噸,產值84億元。主要產品有東北特鋼集團北滿特殊鋼有限公司生產的高品質合金鋼棒材、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和東北特鋼集團北滿特殊鋼有限公司生產的高品質合金鋼鑄鍛件、西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和黑龍江建龍鋼鐵有限公司生產的Ⅲ級及以上高強度螺紋鋼筋、哈爾濱焊接研究所生產的高品質焊接材料、東北輕合金有限公司以鋁鎂合金加工材、哈爾濱東安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的高品質鋁鎂合金精密鑄件;先進高分子材料是龍江資源條件最好、產業基礎最強、發展后勁最大的新材料產業。改性通用塑料及其專用料、新型合成纖維、精細化工材料和生物醫用材料是龍江先進高分子材料發展最好的4個產業。2009年,這4個產業產品銷售收入合計102.51億元。
三是科技研發優勢。黑龍江省擁有國內一流的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哈爾濱工業大學與材料科學密切相關的學院3個,現有4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哈爾濱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建有4個研究創新平臺。哈爾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有高分子材料系、金屬材料系、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系、無機非金屬材料系、材料分析測試中心及近20個研究所、研究室。哈爾濱玻璃鋼研究院、機械科學研究院哈爾濱焊接研究所、黑龍江省科學院石油化學研究院、大慶化工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機構在新材料領域具有較強的研究實力。此外,還有一批國家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為新材料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四是市場需求優勢。黑龍江省裝備、石化、能源、食品等四大支柱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生物、新能源技術與裝備、環保裝備等新興產業發展迅速,冶金、建材、森工、輕紡等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步伐加快。這些都為新材料產業發展提供了市場空間。
責任編輯: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