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世珍品:唐代秘色瓷
2011年10月21日 18:7 13839次瀏覽 來源: 當代金融家 分類: 文學雜談 作者: 杜衛民
瓷器隨需求而發展
與其他器物一樣,瓷器也經歷了從原始到成熟、從低級到高級發展的過程。瓷器的進步不僅是生產技術提高的結果,還有更復雜深刻的社會歷史背景。
我國古代貴族大多使用金銀器、銅器和漆器,奴隸和平民才使用陶器和原始青瓷,所以精致的瓷器和陶器在當時并不發達。早期的瓷器工藝原始粗糙,陶瓷史學者將這種瓷器稱為原始青瓷。原始瓷器最早在河南鄭州二里岡商代二里岡文化層中發現,證明早在3500多百年前的商代中期就出現了,以后在各地商周時期的墓葬和文化遺址中都有發現,數量很多。這一定是因為人們發現它極為適用,故自出現以后,發展較快。
我國歷史自魏晉開始直到隋唐五代,逐漸由奴隸主莊園經濟轉變為小地主自由經濟;由門閥貴族政治轉變為文人士大夫政治。大量出現的文人士大夫階層的思想風尚成為社會的主導文化,建功立業的儒家精神讓位于清雅悠閑的莊禪思想。對于瓷器生產來說,價廉而樸素的青瓷較金、玉、朱漆等貴重而華麗喧囂的器具,最適合于文人士大夫的經濟承受能力和審美趣味,因此,他們喜歡并大量需要瓷器。而且,講究的文人們需要的是精致的瓷器。在社會需求的引導下,瓷器生產不僅更加繁榮,而且藝人們開始注意提高瓷器質量,比如精細淘煉胎釉和采用匣缽單件燒造高級瓷器,并且,有可能是在文人藝術家的直接參與或指導下,刻意設計造型和調配釉色,制造了大量今天看來都有極高審美價值的藝術瓷器。
責任編輯:田田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