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商洛尾礦堆積量逾4400萬噸
資源綜合利用解難題
2011年12月16日 14:19 3786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輿情追蹤
網絡媒體記者15日從陜西省政府新聞辦獲悉,目前該省商洛市各種金屬和非金屬尾礦、礦山和冶煉渣場達316座(處),其中尾礦庫109座,堆積量高達4400多萬噸。為此,該市布局尾礦有價組分回收、尾礦微晶玻璃、尾礦水泥、尾礦建筑墻體磚、尾礦陶粒、尾礦建筑用砂石料建材6大類項目,并與現代材料工業基地10大產業鏈構成循環發展格局,通過資源綜合利用,解決了尾礦堆積難題。
商洛市位于陜西省東南部、秦嶺東段南麓、鄂豫陜三省結合部,地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位于暖溫帶和北亞熱帶過渡地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屬半濕潤山地氣候,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賦予其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礦產、生物等資源。已探明并列入陜西省儲量表的礦種有46種108處,大型礦藏35個,礦產資源潛在價值超過3400億元。
據了解,隨著現代材料產業快速發展,礦山尾礦等工業固體廢棄物排量與日俱增,該市各種金屬和非金屬尾礦、礦山和冶煉渣場已達316座(處),其中尾礦庫109座,占陜西省的比例為37.7%,占全國的比例接近1%,堆積量高達4400多萬噸,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環境。此外,商洛地處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多發區,尾礦庫長期面臨山洪和泥石流威脅,危及下游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為了消除尾礦安全隱患,解決尾礦環境污染,該市分別設立了1000萬元工業發展基金和每年1000萬元尾礦資源綜合利用專項資金。截至2011年11月底,該市布局的10條產業鏈基本建成5條,省級商丹循環工業經濟園區入園規模以上企業43戶;建成年產1000兆瓦太陽能電池、3萬噸五氧化二釩、1000噸氮化釩、2萬噸鉬精粉、1萬噸氧化鉬、15萬噸電解鋅、2萬噸鋅合金、200萬噸鐵精粉、60萬噸球團礦等項目;建設和建成尾礦資源綜合利用項目30個,近期將新上尾礦綜合利用重點項目近40個,全部項目建成達效后年可利用尾礦、廢渣近2000萬噸。
據商洛市副市長黃思光介紹,該市下一步將加快釩、鐵、鉬、金、鋅、硅、氟等重要礦產資源整合開發和深加工。建立以尾礦有價組分回收、尾礦微晶玻璃、尾礦新型節能墻體材料為重點的資源綜合回收利用體系,建成國家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
責任編輯:程俊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