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電子產品重覓回收之路
2011年12月16日 16:14 9179次瀏覽 來源: 新浪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規范交易 還需第三方參與
有關行業專家呼吁,針對二手電子產品回收渠道魚龍混雜的情況,有關部門應該更多地借助社會力量,尤其是一些相關行業的品牌企業,建立正規化的二手電子產品回收平臺。日前在中關村調查發現,海龍電子城目前專門開設了二手產品置換店面,消費者可根據評估價格進行產品置換。同時在此出售的二手電子產品,質保期最長可達15個月。
外地來京務工人員張先生在海龍的二手置換中心購買了一臺索尼二手筆記本。他介紹,他在購買時對這款二手筆記本比較滿意,但是對產品質量比較顧慮。但聽到店員解釋該店出售的二手產品均帶3個月保修期,如果顧客對質量還不放心,可以花200多元再購買一年的延保服務,這樣保修期就達到了15個月。他心理的疑惑就落了地,購買了這款筆記本。
了解到,二手置換、以舊換新業務將成為海龍電子城為消費者提供的一項重要服務內容。目前該業務尚處于探索期,單店店面日均交易量為8臺次。海龍電子城正在調整升級,調整后的五層將以IT品牌服務中心為主,而海龍維修中心也將扎根該層,屆時業務量將大大增加。
據于海勇介紹,海龍電子城通過兩年的二手置換摸索,逐步建立了行業獨特的二手置換模式:海龍電子城利用自身優勢,對舊電子產品通過行情掌握,一期已經在網上建立了直接面向消費者的“二手電腦評估置換”系統。消費者可在家里隨時對閑置電子產品進行售前評估。而根據評估價值,消費者可在海龍電子城通過“以舊換新”、“以舊換舊”的方式來實現自己產品更新換代的目的。
對于下一步的發展,于海勇表示,海龍二手置換中心將繼續完善面向消費者的手機類、數碼類等其他二手電子產品置換平臺系統;對于回收后達到環保要求的舊電子產品,嘗試開展租賃服務,滿足消費者特殊產品的短期需求(如相機鏡頭的租賃等);對于評估價值低于消費者心理預期的比較新的舊產品,將向消費者提供寄賣的方式來實現舊產品的交易流通。
“二手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的工作最終不能僅僅依靠政府的政策,"以舊換新"政策只是暫時之舉, 只有實行市場化,建立起生產制造、銷售、回收、處理的產業鏈,才能真正地解決二手電子產品的回收處理問題。”業內網站科技訊相關負責人李忠存表示。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