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借再生金屬等打造成廣東最美城市
2012年01月10日 14:22 7514次瀏覽 來源: 南方日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今后將不再新批建筑陶瓷制造和金屬拆解冶煉用地”
有記者提問,一些傳統產業如建筑陶瓷、有色金屬等,在清遠市工業總量中占比較大,為清遠市的經濟發展作出過很大貢獻。但是,也給清遠市帶來很大的環境和資源的壓力。請問繼續發展這些產業是否會不利于清遠市轉變發展方式?
江凌說,建筑陶瓷、有色金屬等傳統產業是清遠市的支柱產業,在推動全市工業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建筑陶瓷和再生金屬占全市工業產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在工業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因此,盡管這些產業給資源和環境帶來了不小壓力,但也不能簡單地加以淘汰,而是必須通過改造生產工藝和生產模式,不斷提升發展水平,解決環境污染和資源消耗過大等問題。由此可見,傳統支柱產業通過改造提升,不僅可以繼續得到發展,而且還有利于推動清遠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為此,今后,我們將不再新批建筑陶瓷制造和金屬拆解冶煉用地,并通過大力推動陶瓷、有色金屬加工等傳統產業改進生產工藝,加快向產業的下游和附加值高的環節延伸,提高競爭力與綜合效益,發揮其在促進清遠市經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將采取措施密切與港澳的合作”
有港澳記者提問,介紹實施“橋頭堡”戰略與港澳合作的具體措施。
江凌說,清遠地處珠三角與內地市場的結合部,一頭緊臨珠三角核心區,一頭接壤國內市場腹地,區位優勢得天獨厚,交通網絡四通八達,承外啟內,左右逢源。珠三角和港澳企業可以依托我市的發展空間和地利優勢穩步向內地轉移,開疆拓土;內地有實力的企業也可利用我市緊臨珠三角核心地區的優越位置和相對低廉的要素成本,構建進入珠三角市場的前沿陣地。
處于這樣的區位,清遠完全有條件成為包括港澳在內的大珠三角地區和廣大內地市場主體南融北拓的“橋頭堡”。基于以上所述,下一步,我們將采取措施密切與港澳的合作。
“市政府將設立新聞發言人制度”
見面會尾聲,江凌主動提出,下一步市政府將設立新聞發言人制度,包括與民生相關的各職能部門也設立新聞發言人制度,方便政府與大眾的溝通。
江凌說,我的感覺,現代社會不重視公共傳媒,也不可能成為一個能夠領導建設現代社會的政府。我的看法,現代社會有三要素,政治民主、市場經濟、公共傳媒,三要素缺一不可。接下來,希望政府在三方面有更多的作為。我們也感覺到,媒體代表的就是公眾,特別是成熟的媒體。希望各家媒體,成為政府與公眾溝通的平臺。
江凌說,清遠有一定的基礎,在3到5年會有一個大的變化,我們現在正在致力于打造一個綠色湖城。我到清遠的一個感覺,這里的建城條件不會比珠江三角洲很多城市差,我非常有信心跟政府團隊一起,把清遠打造成廣東最美的城市之一。
[1] [2]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