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14日鋅評:國產鋅取代進口鋅成為主流貨源
2009年08月17日 11:10 6336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錫
綜合分析: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中國7月份汽車銷量較上年同期增長63.6%至109萬輛,連續五個月銷量突破100萬輛。1-7月中國汽車銷量較上年同期增長23.4%至720萬輛。
另外,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7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0%,漲幅比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9%,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法國央行公布,7月制造業景氣指數由6月84升至87,創11個月來新高,汽車與消費品生產及訂單數雙增長是主要原因。日本內閣府公布,日本7月經濟觀察家現況指數從6月的42.2攀升至42.4,創22個月來高點,且連續第7個月上升。
在LME鋅庫存創近三年多來高位的同時,上期所庫存也持續攀升創該品種上市以來紀錄高位,達109,891噸,整個市場陷入供需過剩的困局。雖然宏觀經濟和下游產業逐步回暖,但冶煉企業開工率上升、鋅進口量大幅增加、國內外交易所庫存的持續上升、以及美元反彈都對鋅價形成一定壓力。
綜合來看,雖然現貨鋅需求情況并無明顯改善,但受股市及周邊市場的帶動,期鋅似乎已經脫離基本面的左右,但目前鋅價已經處在歷史低位,在未來經濟走勢將變得更為樂觀的前提下,相信鋅市場上升空間將大于下跌空間。
受倫鋅和相關數據利好支撐滬鋅早盤小幅高開高走,但現貨疲弱、國內股市走低的拖累下滬鋅上漲艱難。在LME鋅庫存創近三年多來高位的同時,上期所庫存也持續攀升創該品種上市以來紀錄高位達109,891噸,反映出市場供需過剩的格局。雖然宏觀經濟和下游產業逐步回暖,但冶煉企業開工率上升、鋅進口量大幅增加、以及國內外交易所庫存的持續上升都對鋅價形成一定壓力。前期價格的突漲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隨著利多題材的淡去,本輪資金對市場的推動可能暫告段落,但源自成本的支撐,價格很難快速回落。
鋅市供需狀況目前仍無明顯改善,國家堅定實施的寬松貨幣政策導致的市場充裕的資金流動性是其上漲的根本因素,短期內由于美元、原油、國家貨幣政策的微調、股市可能面 臨的回落等不穩定因素,上漲壓力比較大。
受到美元的帶動,倫鋅一舉突破1800,然而在此之后,滬鋅卻遭受到了瓶頸,跟漲乏力,滬倫比值大幅,現貨、遠月合約進口鋅虧損幅度大幅拉高。現貨鋅進口虧損由此前的不足300元走闊達到現在的1200元;遠月合約的進口虧損擴大至近千元。
自今年2月末原油、基本金屬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觸底反彈以來,代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CRB指數已經由前期低點反彈逾30%;其中,倫銅、國際原油反彈幅度均超過80%;鋅市由于自身基本面相對疲弱,及前期產能過剩的壓力,在追隨期銅上漲的過程中,上漲勢頭明顯偏弱,漲幅在65%。自2月末開始,追隨整個商品市場上漲的腳步,國內50%、55%的鋅精礦價格出廠均出現大幅攀升,分別從5540-6040元/噸、5740-6240元/噸上漲至9200-9700元/噸和9400-9900元/噸,漲幅達到63%。同期,上海0#鋅現貨上漲42%,滬鋅指數上漲51%。
進口鋅大幅貼水的后果嚴重,國產鋅取代進口鋅,成為主流貨源。內外跨市套利的窗口被關閉,進口鋅的數量將繼續減少。
[1] [2]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