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有色金屬等再生產業潛力巨大
2012年02月13日 14:40 3308次瀏覽 來源: 經濟日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今年1月31日正式實施的新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將廢舊電器電子等回收處理設備制造列入鼓勵外商投資的重點領域。商務部也于日前表示,將繼續完善在家電以舊換新政策下形成的廢舊家電回收渠道,將其納入“十二五”時期廢舊商品回收體系建設試點,實現廢舊家電回收利用規模化、產業化。有關專家表示,這些舉措都有利于建立并完善廢舊產品回收處理產業鏈條,加快發展再生資源產業。
“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推進資源再生利用產業化”已被列入“十二五”規劃綱要,國務院2010年印發的《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也把回收行業列入了節能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部分,體現出再生資源回收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我國再生資源產業發展具有相當潛力,如廢塑料的回收率僅為24%,而每回收利用1噸廢塑料,就可獲得0.85噸塑料原料,相當于節約3噸石油;對廢鋁的回收利用,我國只能達到7次至10次循環,而日本可達21次循環。我國大力發展再生資源產業具有后發優勢。以家電業為例,我國目前的家電產品保有量巨大,僅電視機、冰箱、洗衣機就分別達3.5億臺、1.3億臺和1.7億臺。近年來,我國每年至少要有1500萬臺家電、500萬臺電腦和上千萬部手機進入淘汰期,相當于一座蘊藏量大、品位高的礦山。目前,我國從廢棄電器中提取銅、錫等以及從廢棄電池中提取汞、錳、鎘、鉛、鋅等再生金屬的技術已比較成熟,相應的商業化利用前景也很廣闊。
按照規劃,到“十二五”期末全國主要廢舊商品品種再生資源回收率達到70%。目前國內廢舊商品回收率僅為25%。大幅提高國內資源回收率和利用水平,對緩解資源緊張局面、保障經濟安全,意義重大。
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有利于解決大量物資遺棄或處理不當造成的環境污染,是改善和提升人居環境的重要手段。同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對于促進和擴大低收入人群就業也具有積極意義。據統計,再生資源每增加1000億元產值,可以安排就業50萬至100萬人。
當前,我國再生資源行業仍然存在許多矛盾和問題。一是回收網絡有待完善,縣級城市、城鄉接合部、農村地區仍是薄弱環節。二是發展理念亟待轉變,行業內存在“利大搶收、利小少收、無利不收”的現象。三是技術進步不盡如人意。四是回收利用企業還存在小、散、亂現象,經營秩序仍需規范。
推動再生資源產業加快發展,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建設完善、完整、先進的廢舊商品回收體系。完善企事業、機關單位再生資源定點、定時等回收機制,積極發展現代營銷方式,支持利用互聯網開展預約收廢和交易、銷售商品押金回收、以舊換新、設置有償自動回收機等靈活多樣的回收方式。
二是提高分揀水平,建設符合環保要求的專業分揀中心,實現精細化分揀處理,促進廢舊商品回收加工一體化發展。
三是強化科技支撐,進一步加大對廢舊商品回收分揀處理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
四是逐步培育形成一批組織規模大、經濟效益好、研發能力強、技術裝備先進的大型企業,發揮大型企業的示范和帶動效應。
此外,還要加強行業監管,強化廢舊商品回收各環節的污染防治工作,嚴禁產生二次污染。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