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正規拆解企業期待國家政策出臺
2012年02月17日 14:58 7332次瀏覽 來源: 中國廢舊物資網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沒了政策,拆解越多虧損越多
家電以舊換新對正規拆解企業來說是強心劑。李翔介紹,國家拿出專項資金,補貼給消費者,調動他們交出廢舊家電的積極性;給回收企業運輸補貼,給拆解企業拆解補貼,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系統。“回收企業把廢舊家電和家電以舊換新憑證交給我們拆解企業,我們向他們墊付運輸補貼,然后國家再把補貼給我們。一般來說,一臺21英寸電視機,150公里以內的給20元運輸補貼,150公里以外的給30元運輸補貼。”
三家拆解企業的相關負責人都直言,如果沒有以舊換新政策,虧損不可避免。
“我們中綠公司建于2006年,一年拆解20萬臺左右廢舊家電,每年虧損200多萬元。2009年下半年開始家電以舊換新,2010年我們就轉虧為盈,政策效應立竿見影。”許來永介紹。
許來永介紹,以14英寸的電視機為例,市場回收價為70元,但拆解后的產出物只能賣40元,把熒光粉、線路板、玻璃等廢棄物處理掉還要10元成本,算下來拆解一臺電視機要虧40元。“拆解得越多,虧損越多,只能選擇停工。”
拆解企業眼巴巴等新政
“2011年財政部、商務部、環保部和工信部四部委初步達成協議,實施家電基金補貼,預計2012年4月1日開始執行,但那只是討論稿。后來聽說時間又延至7月1日了,至少4、5、6月整整三個月我們沒活干,現在迫切盼望新政策能早日出臺落地。”許來永介紹。
青島新天地生態循環科技有限公司正忙著與商場合作,搞企業版的以舊換新。“可惜回收量寥寥無幾。”李翔感慨道。
李翔很心疼那些花了好幾億建起來現在卻閑置的廢舊資源商品回收體系。“通過以舊換新,我們已經形成了專業化隊伍,從回收站點、周轉倉庫、物流、拆解設備、信息軟件管理系統到容器一應俱全,覆蓋全省139個縣的服務網絡建成。如果有政策支持,就會飛速發展;但沒有的話,僅靠企業內部資源很難。”
李翔介紹,家電以舊換新政策使得大部分用戶將廢舊家電都處理了,對后期的市場造成透支。失去政策支持,用戶提前淘汰的積極性也掉下來了,回收更難了。
盡管如此,許來永認為,如果國家政策支持,家電正規拆解仍大有可為。“社會上的廢舊家電雖然已經消化了一大部分,但存量仍不少。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預計僅山東省一年淘汰200萬臺沒問題。”
[1] [2]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