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上陶村“血鉛”超標啟示錄
2012年02月20日 13:58 13772次瀏覽 來源: 中國環境報 分類: 鉛鋅資訊
涉重整治,首當其沖
一個冬日的上午,記者來到臺州市路橋區上陶村。作為“速起事件”的發生地,這里曾留給村民太多痛苦的記憶。
關停后的速起公司里空空蕩蕩,不見一名員工;生產設備和原料已拆卸清除。經過整治,公司周邊環境變得十分整潔。村民三三兩兩地說笑或做著手頭的活計,臉上已沒了昔日的陰霾。
順著指示牌,記者來到搭著“鄉村和美大舞臺”的生態文化廣場,雖是冬季,這里卻是草木不凋,小河依舊綠波輕漾。
路橋區環保分局宣教法制科科長魏海虹說:“以前這里是廢舊電器拆解垃圾堆放場,還有民工搭建的窩棚,河道又黑又臭,可以說是村里最臟亂的地方。”其實,鉛酸蓄電池業在臺州屬微行業,企業總共才21家;而已有20多年歷史的固廢拆解業,卻每年能在這片資源匱乏的土地上成就上百億的買賣。
曾幾何時,這里的人們將廢舊電器、廢電纜電線里拆出的金屬件用土法酸洗、熔煉,提取貴重金屬;而余下的下腳料則一燒了之,或隨意傾倒、填埋,酸洗廢水更是直接潑灑。
“雖然我們多次整治,設立了拆解園區和再生金屬園區,打擊非法拆解,但往往整治后又會死灰復燃。速起事件發生后,區里以此為契機,開展了史無前例的環境大整治。”魏海虹說。
2011年4月1日,臺州市政府在路橋區召開3000人現場會,全面開展涉重和拆解等行業污染整治工作。同年4月7日,《路橋區2011年度重金屬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出臺,對鉛酸蓄電池和電鍍行業實行分類化監管與整改。淘汰、整合現有的鉛酸蓄電池企業,不符合衛生防護距離要求者一律停產搬遷;對要求關停的企業停水停電,限其在2011年4月20日前全部拆除。
與以往環保部門單打獨斗的整治不同,這一次,路橋區從環保、電力、安監、稅務等17個部門抽調了27名骨干,成立了區環境整治辦公室;同時組建環境應急處置大隊,設立區長環保熱線,全天24小時處理全區范圍內各類環境突發事件。
此外,還確定了峰江街道7個村為重點整治村,并組成7個組進駐督查;為造大聲勢,還召開千人動員大會,層層發動,開展各種環境形勢政策宣傳。
對環境違法行為,路橋區委、區政府提出了頗為嚴厲的“四個一律”:涉鉛企業一律依法關閉;對于從事場外拆解焚燒、非法小冶煉、非法電鍍者,一律依法拘留。
說起這次整治,身處一線的區環保分局城南中隊中隊長張啟龍最深的體會就是一個字——累。
“一方面是工作強度造成的累,另一方面是來自于工作壓力,”張啟龍說,3個月里,城南中隊辦理了60余起行政拘留案件,占全區的近一半。中隊僅有3名隊員和2名協管員,不分晝夜查案,常常是過午1點多,晚上九十點鐘給分局送案卷時,才想起還沒有吃飯,買個快餐對付一下。
查案中遇上一些“刺兒頭”,讓張啟龍很是棘手。
一次,他帶隊查處一家非法電鍍作坊,老板娘直沖上來,拿起菜刀對著手腕威脅說:“誰敢動,我就割腕自殺。”
好在張啟龍當過警察,對這種場面并不陌生:“我們有區政府牽頭的環保、公安和街道、鄉鎮聯動機制,這類事件總能妥善處置。”
峰江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夏良友對此深有同感:“我們多次整治過,但反彈太厲害。”
對于這一點,路橋區環保分局局長蔣新才也說:“以前我這個局長當得非常郁悶,時常感覺無助、無奈。”
他告訴記者,全區工商登記企業有3萬多家,普查出的排污企業有6800多家,更多的還有以“游擊隊”形式存在的數以千計的非法場外拆解、電鍍、熔煉作坊,而全區環保隊伍僅49人。
對此,路橋區構建了三級環保監管體系:區層面,成立區環保委,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由區府辦副主任兼任區環境整治辦主任;鎮(街道)層面,明確行政一把手負責制、環保一票否決制;村(社區)層面,推行環保聯絡員制度。
有了政府牽頭,加上各部門、街道(鄉鎮)的齊抓共管,環境整治工作全面提速取得成效。
蔣新才說:“要轉變已干了20多年拆解的村民觀念,并非朝夕之事。通過這次大整治和強勢宣傳,最大成效是企業和村民們都普遍有了環保意識。”
記者在與上陶村相鄰的打網橋村也看到,以前農戶門前堆放廢舊電器的場地,都已改造成了停車位、綠地、健身區和籃球場。
記者碰到了村民陳先福。老陳說,以前村里家家通過搞拆解致富,然而,拆解帶來的污染連他們自己都過不下去了,“晚上燒電線,熏得睡都睡不著,樓上全是電線灰”。老陳看看這行終究做不長久,就轉行在家開了個五金加工坊,雇了幾名工人做機械加工,日子過得也很不錯。
“沒有好的生活環境,掙再多的錢又有什么用呢?”老陳如今這樣說。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