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酸蓄電池門檻提高 新能源電池迎商機
2012年02月27日 14:26 9244次瀏覽 來源: 中國聯合商報 分類: 鉛鋅資訊
近日,由工信部委托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鉛酸蓄電池分會起草的《鉛酸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以下簡稱《準入條件》)已報送工信部相關司局,預計將于今年上半年對外發布。
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相關人士表示,此舉旨在規范目前無序發展的鉛酸電池行業,整頓由來已久的鉛蓄電池污染問題。
鉛酸蓄電池行業準入門檻提高
據了解,《準入條件》將對新建項目從總量控制、產業布局、技術裝備、安全及整體工藝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并且確定了現有項目擴建均應采用節能減排的內化技術。
例如,在總量控制上,《準入條件》要求鉛蓄電池的產能將在現有基礎上不再擴張,如新增產能應與淘汰產能加市場增量等量置換;新建項目選址“應在依法批準設立的工業園區相應的功能區內”等;新建、改擴建項目同一廠區年生產能力不應低于單班(8小時)50萬千伏安時;禁止新建、改擴建開口式普通鉛酸蓄電池生產項目,現有生產線應于準入條件實施后6個月內停止生產。
在其它層面,《準入條件》要求現有企業應依法取得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排污許可證和開展環境影響后環評,并要求其在1年內采用自動配酸,自動分板、刷板以及自動燒焊或自動鑄焊等先進技術,同時確定了現有項目的改擴建均應采用節能減排的內化技術。
“事實上,我國自2005年便實行了生產許可證制度,但由于在審批和執行中存在一些問題,并沒有真正促使生產企業實現清潔生產,許多不達標廠家都轉為合法化(目前發證企業已達930家),造成了嚴重的環境問題。”上述人士表示。
山雨欲來風滿樓。在環保部啟動全國性環保核查之前,各地已陸續啟動對鉛蓄電池行業的環境專項執法檢查。以涉鉛企業布局最多的江蘇省為例,2011年底,江蘇省環保廳發布的數據顯示,不久前共檢查了全省451家涉鉛生產企業,停產整改或關閉取締275家,其中不少是工藝落后、污染嚴重的鉛蓄電池小企業和再生鉛冶煉小企業。
新能源電池迎商機
《準入條件》的出臺大幅提升了鉛蓄電池行業準入門檻,一旦開始執行,我國電池行業將面臨著行業洗牌。有主管部門的官員對媒體透露,環保部近期將啟動對鉛蓄電池回收(再生鉛)行業的專項環保核查行動。未通過環保核查的企業,將在信貸、出口、再融資等領域面臨眾多限制,甚至可能被關停。
據了解,一個鉛酸電池企業起碼要投入500萬元的技術改造資金。受改造資金的限制,預計鉛酸電池企業數量將從原來的2000多家下降至500家左右,產能可能將減少10%~30%。
業內人士認為,與傳統的鉛酸電池相比,鋰離子電池具有體積小、質量輕、工作電壓高、比能量大、循環壽命長、無污染以及安全性能好等諸多優點,在鉛酸電池遭遇行業整頓的情況下,特別是國家對新能源汽車各項政策的即將出臺,鋰電池行業將涌現較多的發展機遇。
據了解,《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指出,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將達到500萬輛。其中,中、重度混合動力乘用車占乘用車年產銷量的50%以上。目前我國乘用車每年銷量已超過1000萬輛,即使按照2020年銷量一半為混合動力汽車計算,僅混合動力汽車一項就將在500萬輛以上(這一數字還未將純電動車計算在內)。
新能源汽車的動力主要是以鋰電池等動力推動。因此,鋰電池將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逐步市場化而具有強大的盈利空間。國元證券有分析師預計,隨著鉛污染治理措施的逐步實施,傳統鉛蓄電池行業增速將放緩,鋰電池行業增速有望提升。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