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重金屬污染區造林改造世界錫都
2012年03月13日 9:15 5749次瀏覽 來源: 紅網 分類: 鉛鋅資訊
3月12日,冷水江市近萬名名干部群眾來到世界銻都所在地的錫礦山街道辦事處七星居委會,栽下了500畝共5萬株構樹、臭椿、翅莢木、大葉女貞、楸樹等防污抗污樹種。據冷水江市林業部門的統計,去年植樹節期間栽下的抗污林,成活率達到90.6%,這標志著冷水江市在錫礦山這片重金屬污染區通過植樹造林恢復生態初戰告捷。
世界銻都錫礦山開采歷史已有115年,因銻的長期開采和冶煉,導致了生態環境的極度惡化,環境遭污染,森林遭破壞,植被遭退化,土地遭廢棄,水資源遭污染。據環保部門測定,該地區大氣中含有大量的SO2等有毒氣體,并夾雜有鉛、鋅、銻、鉻等重金屬的工業煙塵和粉塵,其排放濃度高,毒性大。工業“三廢”嚴重超標,枯水期水中砷的含量嚴重超標,為260mg/kg,為標準的12.6倍,飲用水受到嚴重污染。土壤污染導致銻、砷、鉛、鎘分別超過標準的200倍。因此,導致錫礦山地區植物生長困難,危害嚴重的地方連生命力強的雜草都不能生長。造成造林成活率低和生長緩慢兩大難題。植被遭到嚴重破壞。無植被保護造成土地石漠化,面積達萬余畝。
為改變錫礦山地區長期造林不見林的狀況,冷水江市啟動了防污抗污林生態造林工程,冷水江市林業局與湖南省林科院合作開展防污抗污樹種選擇與推廣項目研究,選出適宜在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的土壤中生長的木本樹構樹、臭椿、翅莢木、大葉女貞、楸樹和草本植物苧麻,在礦辦、聯盟、七星居委會試驗推廣造林2000畝,為錫礦山這塊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的植被恢復打下了關鍵的技術基礎。這項成果還通過了國家林業局科技司專家組的考察評估論證。
據冷水江市林業局介紹,冷水江市將利用3-5年時間,投資1億元,全面啟動錫礦山地區防污抗污林工程,完成造林380公頃。
種植抗污林得到了冷水江上下的熱情參與,植樹節活動現場,既有冷水江市級領導,也有自發前來的群眾;不僅有年過七旬的老人,也有扎著紅領巾的青少年。七星居委會支書曾文平,帶著全家老小前來助戰,一家人分工合作,青壯年松土挖坑,老年人安放樹苗,小朋友填土澆水,種下一排排充滿希望的幼苗,他擦干額頭的汗水告訴記者“種植抗污林是改善錫礦山自然環境的好項目,作為土生土長的錫礦山人更應該帶頭參與,爭取早日實現環境面貌的扭轉,讓更多的錫礦山人回家居住”。市林業局干部劉輝選擇了難度最大的一塊陡坡,小心翼翼按照技術要求種植樹苗,為了提高樹苗的存活率,林業干部們主動承擔了最難栽種的區域。潘和平說:“每一棵抗污樹苗都來之不易,只要種活了就能發揮它最大的效果,作為林業干部更應該珍惜樹苗,帶頭攻堅。”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