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鉛鋅等四大產業挺起工業脊梁
2012年03月13日 11:13 15270次瀏覽 來源: 國際商報 分類: 鉛鋅資訊
依托資源挺起工業脊梁
赤峰位于東北和華北地區的結合部,距北京、天津、沈陽等大城市均在400公里左右。4條已建鐵路、4條在建鐵路和11條國省干道貫穿赤峰大地,成為連接華北和東北的交通樞紐。
讓赤峰人引以為豪的是,地上、地下的豐富資源。
赤峰市地跨大興安嶺多金屬成礦帶和華北地臺北緣金成礦帶,成礦條件優越,礦產資源豐富,現已發現礦產達70余種(含非金屬),礦產地1200多處,大中型礦床31個。據專家初步估測,赤峰市有色金屬、貴金屬遠景儲量為:銅300萬噸、鉛1500萬噸、鋅2000萬噸、鎢30萬噸、錫250萬噸、鉬300萬噸、金300噸、銀20萬噸,按現行市場價格計算,價值在2萬億元以上。
枯燥的數字卻亮出了赤峰市的家底,也讓赤峰的干部群眾看到了有色金屬產業的發展前景。
赤峰市是資源大市,是國家發改委從全國118個資源型城市中確定的60個典型資源型城市之一,豐富的有色金屬資源是上天所賜的寶貴財富,然而如何讓這些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造福于民,是赤峰市委、市政府著力研究的課題。
為了使資源能夠合理開發利用,赤峰制定了引進大企業,打造大產業,實現大發展的發展戰略,這也是赤峰人對有色金屬產業寄予的厚望。
五年的時間,一處處大型礦山迅速崛起,一個個加工企業落戶投產。截止目前,全市規模以上有色金屬生產加工企業116戶,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的22%;總資產273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30%;銷售收入和利稅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比例分別為44%和40%。有色金屬產業已經成為赤峰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敖漢的金、克旗的銀、巴林左旗的鉛鋅、林西的銅,隨著赤峰地區一座座有色金屬礦山企業的崛起,豐富的資源儲量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動力。
赤峰大力發展有色金屬產業的信心來源于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去年國務院頒布了《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在這個意見中,不但四次提到了赤峰,而且在關于內蒙古戰略定位中就有建設中國有色金屬生產加工基地這一明確的闡述,這是赤峰市的有色金屬產業乃至冶金工業第一次被明確上升到了國家發展戰略的層面上,沒有什么比這更能堅定赤峰市發展有色金屬產業的決心。
對于具有發展戰略眼光的有色巨頭而言,他們看到的是一塊充滿誘惑的“肥肉”,特別是赤峰作為國家有色金屬戰略接替基地開始,短短幾年時間,中色集團、云南銅業、五礦集團、東北特鋼、山東黃金等一大批企業相繼空降赤峰。他們帶來了資金、帶來了新工藝、新技術、新項目,有力地促進了赤峰有色金屬產業的更新換代、發展升級。2011年,全市新建、續建和技改擴建的冶金項目一共有50項,總投資達到了150億元,上半年已經開工建設的是42項,完成投資32億元,同比增長26%,這是近年來投資額增長速度最快的一年。
目前,赤峰市已經形成了日處理有色金屬礦石10.1萬噸、年冶煉75萬噸、深加工16.6萬噸的生產能力,具備了采、選、冶、加工產業鏈條。到2015年,赤峰包括有色金屬在內的冶金工業要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000億元,千億目標能如期實現,則標志著赤峰第一條工業航母打造成功,同時也標志著赤峰經濟發展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十一五”期間赤峰的目標是建設國家有色金屬資源的接續基地,“十二五”赤峰將建成有色金屬產業的加工基地,從資源到加工,雖然只有兩個字的變動,但生產內容卻完全不同,是產品的深加工,是產業鏈的延伸,是產業的升級換代。
目前赤峰市已經形成了從銅采選——銅冶煉——銅深加工的銅產業鏈條;從鋅采選——鋅冶煉——鋅合金的鋅產業鏈條;從鐵粉采選——普通鋼坯——矽鋼板材加工的鋼鐵產業鏈條,冶金工業正在逐步走出一條產業鏈長、產業關聯度高的發展之路。
如果說發展有色金屬產業,是赤峰依托地下資源,推動經濟發展的必要選擇,那么建設“風電之都”則是在探尋新的經濟領域邁開的新步伐。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