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有色金屬工業發展優勢分析
2012年03月26日 9:26 5438次瀏覽 來源: 中商情報網 分類: 鉛鋅資訊
(一)稀有金屬優勢突出
鉬、鈦兩大稀有金屬品種是陜西省有色金屬的傳統優勢,在“十一五”期間實現了快速發展,不僅在國內的強勢地位更加穩固,而且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日益增強。在國家重視稀有金屬產業發展,加強對稀有金屬產業管理的宏觀背景下,陜西省有色金屬工業的鉬、鈦產業優勢將進一步彰顯,是國內任何省份無可比擬的。
(二)良好的資源和能源保障
陜西省有色金屬礦產資源比較豐富。截止2008年底,鉬礦保有資源儲量位列全國第三,金礦和鉛礦位列全國第八,鋅礦位列全國第十。目前陜西省鉬保有儲量(金屬)140萬噸,鉛鋅保有儲量(金屬)250萬噸,釩礦保有儲量120萬噸,黃金保有儲量150噸,鎳礦保有儲量(金屬)23萬噸,錳礦保有儲量(礦石) 560萬噸,煤炭保有儲量14億噸。資源的控制和占有基礎相對較好。
(三)產業綜合優勢明顯
陜西省有色金屬工業除鉬系列產品和鈦材加工產品雄居國內前茅外,電鋅產量位列全國第三、金屬鎂產量位列全國第二,電解鋁、貴金屬等產業也步如了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軌道,產業具有較強的綜合性,避免了產業單一的不利風險。此外,陜西省有色金屬工業還擁有地質勘探、設計研究、工程建設、工程機械等相當完整的產業配套能力,綜合優勢明顯。
(四)政策優勢相對有利
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為陜西省有色金屬工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較好的政策環境。同時,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部署的實施,西部地區有望成為未來國內有色金屬消費的主要增長區域,為陜西省有色金屬工業的產品銷售創造了有利條件。除此之外,國務院批準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以及近期陜西省省出臺的《關中先進制造業基地發展規劃》,也為陜西省有色金屬工業未來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五)自主創新能力較強
通過自主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陜西省有色金屬工業已經擁有全球為數不多的集采礦、選礦、焙燒、鉬化工和鉬金屬加工于一體的完整鉬產業鏈,鉬下游深加工產品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產業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國內領先;鈦產業形成了以寶雞高新區和西安經開區集聚的完整產業鏈,從海綿鈦生產、熔鑄、鍛造、軋制管到裝備制造和全過程檢測完整的生產體系,是我國國防軍工產品生產試制的主要定點地區,部分產品已經批量進入國際航空用鈦材市場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