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技術每年可再生6000噸廢電池
2012年03月26日 14:23 2971次瀏覽 來源: 中國低壓電器網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電池回收拆解后怎樣避免二次污染,這個課題4年前被列入了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由清華大學和湖南邦普循環科技公司等單位共同承擔,前日該項目在長沙通過了國家科技部的項目驗收。
電池拆解的傳統方法是通過燃燒或者人工切割等,剝取有用物質,但帶來環境污染。經過4年的攻關,項目組采用低溫熱解、堿液洗滌凈化等方式,將不同的物質分離出來,如用于做坦克等的硬質材料鈷,利用率可達90%以上,合成深加工的鎳鈷錳酸鋰正極材料,可用于手機電池生產。這種資源化關鍵技術,最重要的是對環境不造成任何污染,項目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參與驗收工作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黃崇祺介紹,這種技術避免了二次污染,完全符合國家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的政策和發展方向。據介紹,采用該技術,邦普每年可讓6000噸廢舊電池再生,相當于讓2億多顆手機電池“綠色”再生,居亞洲首位。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