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電解錳污染 貴州推廣“松桃模式”
2012年03月27日 10:37 4896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新技術
貴州省近日召開專題會議,要求全省電解錳行業學習“松桃管理模式”,限于今年9月底以前實現環境管理制度、機制健全,管理手段有力有效,企業廠容廠貌整潔,管網系統規范有序,臺賬制度建立健全,污染防治設施運行良好,渣場管理和使用安全規范,廠界上、下游斷面水質指標基本一致。
據了解,貴州省松桃縣、湖南省花垣縣、重慶市秀山縣曾因錳行業的無序發展致使污染嚴重,被稱為“錳黑三角”。2005年,松桃縣電解錳行業污染治理工作全面啟動以來,采取了治污“一廠一策”,行業整合重組,嚴格監管執法,強化科技創新,加密環境監測,實時視頻監控等措施,于去年9月在“錳三角”地區率先實現了穩定達標,并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實現了松桃由“黑”到“綠”的質變。
貴州省把“松桃管理模式”推廣到全省電解錳行業,要求各市(州)、縣環保局成立電解錳污染整治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各環境監察部門要向企業派駐監督員,執行每日巡查制度;監測、監察共同組織實施,對各企業處理后生產廢水、廠界下游斷面執行三日一測制度;環境監察、監測部門相互協作,執行聯查聯測制度。
全省各電解錳企業要建立和規范生產、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物料消耗、自動監控鉻渣等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制度等方面臺賬;認真核實日產廢水量、濃度,核定污染防治設施運行負荷,達不到處理要求的,需增加設施;進行含鉻含錳廢水、循環冷卻水、生活廢水、清水的管網分離。
貴州省同時要求,在電解車間、化合車間等各用水用電部門安裝計量裝置,由環保部門施以鉛封;全面進行廠區滲漏排查,實施有效、堅固的防滲堵漏工作;對渣場防滲大壩、滲濾液收集池進行防滲核查;對水循環模式、處理工藝、回用管網進行技改,提高廢水再用率;積極借鑒松桃電解錳行業已成熟的先進工藝和技術,對電解錳渣綜合利用,減少污染;淘汰落后生產工藝,關閉規模小、資源消耗高、產污大的生產線,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推進錳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貴州省要求,于今年6月30日前全部完成電解錳行業限期整改工作,9月30日前全部完成限期治理工作。
責任編輯: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