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廢舊有色金屬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2012年04月11日 9:10 3160次瀏覽 來源: 綜合媒體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2010年,廣西河池市有色金屬產業總產值首次突破百億大關,累計達168億元,同比增長81.7%,約占工業總產值47%,成為河池市首個百億元產業。
廣西河池市是我國著名的有色金屬之鄉。據介紹,河池市地處環太平洋的金屬成礦帶,屬南嶺成礦帶的一部分。因此,礦產資源特別是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礦種較齊全,共生、伴生礦種多,分布廣,質量好,儲量大,綜合利用性強和價值高等特點。全市11個縣市(區)都有礦藏,已探明的有錫、銻、鋅、銦、銅、鐵、金、銀、錳、砷等43個礦種205處,金屬保有儲量約1000多萬噸,價值700億美元。
河池廢有色金屬礦產在全國、廣西都占有很大的比重。保有儲量居廣西首位的有錫、鉛、鋅、銻、銀、銦、鎘、硫、砷等9種。其中,錫金屬儲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居全國之首;銦金屬儲量名列世界前茅;銻和鉛金屬儲量居全國第二。此外,釩、銅、鎵、金、鐵、石灰石、大理石、煤的儲量也非常豐富。
目前河池有規模以上采選企業41家,年采選能力達530萬噸;規模以上冶煉加工企業31家,年冶煉能力達70萬噸;在全市億元產值以上的42家企業中,有色金屬企業占19家。
河池市經過多年的努力,有色金屬企業產值大幅提升,整個產業發展進入了快車道。
5年前,自治區“十一五”規劃,把河池廢有色金屬工業基地列為廣西重點培育的新三大工業基地之一。市“十一五”規劃則提出把河池建成廣西最大,全國有名,在世界上有一定影響力的廢有色金屬工業基地。2010年河池市又提出打造有色金屬產業“百億工程”。
為了實現目標,河池下大力氣,轉變過去產品結構不合理,粗加工和中低端產品比重大,資源綜合回收水平較低等問題。通過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引導冶煉企業加快調整結構,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進行有色金屬深加工,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
為此,河池市委、市政府專門成立有色金屬深加工工作小組,多次邀請全國有色金屬專家前來研討,追蹤世界有色金屬深加工的新技術、新產品和有色金屬龍頭企業。2007年以來,河池先后與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廣西大學等100多家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簽訂院??萍己献鲄f議,聘請一批教授為河池有色金屬人才小高地首席專家,開發出高純鉛、高純銀、高純銦、高純鎘等一大批新產品。在有色金屬科技研發方面,已建成自治區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企業技術中心10家,研發出新技術新產品100項,開發有色金屬新材料12個。河池津泰資源再生有限公司的“超低銦品位鉛銻冶煉廢渣生產精銦”等多個工藝技術,在國內處于先進水平。
發展循環經濟、提高產品附加值,走在最前面的是企業。2009年,廣西堂漢鋅銦公司旗下泰星電子焊接材料有限公司,投資3.25億元,聯合重慶理工大學、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上馬年產8000噸金屬錫及10000噸錫電子焊料工程。該公司一位負責人介紹:“目前錫錠市場價為每噸14萬元左右,成為焊料后,價格成倍增長,最尖端的錫焊料每公斤售價超過1000元。項目全部達產后,年產值超過20億元。”
河池是“有色金屬之鄉”,但資源是有限的,加上礦山整頓,許多企業“要礦”成難題。在有計劃開采、利用本地礦源的同時,河池大力引導企業實施“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開放帶動戰略,鼓勵和支持企業把目光瞄準國外的資源和市場。目前,河池有色金屬企業與加拿大、澳大利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礦產資源購銷網絡,形成了面向世界尋求產業擴張發展的開放格局。成源冶煉廠、南方有色冶煉公司、堂漢鋅銦有限公司等河池企業90%原礦依靠進口,95%產品出口國外,闖出一條“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兩頭在外”的發展路子。
河池市市長謝志剛在2011年的報告中說,到2015年,河池市的工業增加值將占生產總值比重42%,有色金屬工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50%。這五年中,河池市將構筑新型產業基地,積極實施優勢資源開發戰略,依托四個市級工業園區建成新型有色金屬產業基地,推動企業實施二次創業。到2015年,河池市要實現有色金屬產值350億元。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