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救生艙保障礦工安全
2012年05月10日 16:54 5117次瀏覽 來源: 科技日報 分類: 新技術
生活風向標
近日,在無外界電源供給、手機與外界不能通話的情況下,由黑龍江鶴鋒礦山救援設備有限公司研發的可生存120小時的12人和16人礦用可移動式救生艙真人試驗,通過了國家礦用產品安全標志中心委托國家安全生產重慶礦用設備檢測檢驗中心的檢測,檢測報告認為其達到和滿足了中國救生艙的標準水平。
礦用可移動式救生艙是在井下發生災難事故時,為遇險礦工提供應急避險空間和生存條件,并可通過牽引方式實現移動、適應井下采掘作業要求的避險設施。其具備安全防護、氧氣供給保障、空氣凈化與溫濕度調節、通訊、照明、人員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明確要求,2013年底前我國煤礦必須完成井下避險救生救援系統救生艙的安裝,逾期未安裝的,依法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
渤海大學救援設備研究院常務院長明浩說,目前,國外救生艙大多是鑲嵌和固定式,一般為6—8人,而此次通過檢測的牽引、移動式救生艙,靈活性好且能容納12—16人。(國芳 李風鑫)
責任編輯: 四筆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