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盛公水利風景區廢舊金屬打造雕塑公園
2012年05月23日 15:26 3258次瀏覽 來源: 中國水利網站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近年來,黃河三盛公水利風景區充分利用廢舊金屬精心塑造藝術品,成為遠近聞名的“金屬雕塑園”,吸引了大批游人。目前,景區已成為國內唯一的廢舊金屬雕塑公園。
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坐落在黃河內蒙古磴口縣河段,1961年建成。近年來,內蒙古黃河工程管理局憑借工程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資源,通過工程維修資金及社會資金注入,將三盛公景區打造成了一個集工程攝影、餐飲、住宿為一體的水利風景游覽區。2005年被授予國家級水利風景區,2008年被評定為國家AAA級旅游區。
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運行50多年來,擁有眾多工業生產、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遺留下來并逐漸廢棄的工程材料和機電設備。特別是從2002年開始,在樞紐工程除險加固期間,拆除了大量形狀各異的廢舊金屬構件,總數近萬件,重達千噸。景區著眼水利事業未來發展,結合水利風景區建設,對風景區旅游資源進行了大規模的開發建設。
2003年,在黃河工程管理局范圍內征集廢舊金屬物資二次創作的所有方案中,“黃河結主題雕塑”方案——大型環保雕塑“同心鎖”脫穎而出,被選中并付諸實施。此雕塑建成后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并成為當地的標志性建筑和一大人文景觀。2005年,利用廢舊金屬構件創作的又一個巨型雕塑——“天下第一箏”應運而生。同時,“機器人”等廢舊金屬構件創作巨型雕塑也為景區增添了藝術氛圍。
為進一步提升廢舊金屬的再利用水平,2007年,風景區與中央美術學院合作,在景區建立了中央美院教學實習基地,利用三盛公水利樞紐運行和除險加固過程中替換下來的大量廢舊閘門、金屬構件、材料和機器設備創建了金屬雕塑園。這是國內建設的第一個金屬雕塑公園。園內不僅展示著較高藝術水準的雕塑作品,同時,這一件件給人以藝術遐想的雕塑作品還體現了現代工業的環保、低碳理念,創造性地構筑了循環發展、和諧觀光的藝術修養園區。至此,三盛公水利風景區以此為主線,逐步形成了“環保、和諧、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景區開發理念,并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
為變廢為寶,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多層次、充分挖掘樞紐工程廢舊金屬物資循環利用的潛力,使其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從2009年至今,景區管理部門在內部職工中選調技術人員組成“金屬雕塑創作小組”,利用冬閑時間,進行雕塑項目創作,分4期創作了共100多件雅俗共賞的金屬雕塑(造型藝術)作品,為金屬雕塑園注入了新的活力,受到游客的廣泛好評并得到了社會的關注。
廢舊金屬循環利用系統工程的實施,一件件栩栩如生的金屬雕塑、裝置造型藝術作品的誕生,讓這些見證黃河水利事業發展的廢舊金屬構件重獲新生,使得這些本已廢棄的金屬轉化為可供藝術欣賞和傳導美的享受的作品,也使樞紐工程具有了生態與社會、文化和藝術的人文意義。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