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與“管”考驗鉛蓄電池產業調控智慧
2012年05月31日 9:1 9232次瀏覽 來源: 中國產經新聞報 分類: 鉛鋅資訊
2011年5月3日,浙江電視臺民生休閑頻道《1818黃金眼》對德清縣浙江海久電池股份有限公司附近部分兒童血鉛檢測超標情況進行了報道。這則報道拉開了2011年鉛酸蓄電池整頓的序幕,環保部和工信部等部委開展一系列環保整肅行動,將有逾八成鉛酸蓄電池企業取締或關停。
“《鉛酸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下稱《準入條件》)很快將出臺,這將再次調整中國鉛酸蓄電池行業的產業結構。2013年以來,產能達不到要求的必須要退出這個行業了。”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理事長韓作樑對記者表示。
發展迅猛 亟待規范
“在中國,鉛酸蓄電池的一個主要市場就是電動自行車市場,盡管已經出現使用鋰電池的電動自行車,但使用鉛酸蓄電池的電動自行車依然是市場的主流。”韓作樑對記者說。
1998年,電動自行車市場保有量才6萬輛左右,但截至2011年已經是1.5億輛以上,最高年生產量近3000萬輛,這就意味著鉛酸蓄電池的年產量也在2000萬塊以上。這個數字讓其他電池望塵莫及。這也造成了鉛酸蓄電池產業出現“野蠻生長”。韓作樑理事長說,環保風暴前,多數不規范企業的產品直接賣給了電動自行車企業或走向了龐大的替換市場。
據記者了解,環保風暴前,國內鉛酸蓄電池生產企業已經超過3000家,取得國家生產許可的企業只有1100多家,半數以上企業都未獲得許可證,達不到環保生產要求。
一些企業的不規范,使得鉛酸蓄電池“惡名”在外。如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的兒童血鉛超標事件,調查結果為當地電源廠污染所致,其中環境咨詢有限公司環評弄虛作假。
據浙江省環保廳有關人士向記者透露,引發“環保風暴”的德清縣血鉛事件,是一起企業惡意超標違法排污、環評單位評價嚴重失實、鎮政府未實現搬遷承諾、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敏感性不強、突發事件應對不力造成的突發環境事件。
有媒體統計,從2008年年底至今的“血鉛事件”,記者發現,這些事件中多數是因為鉛開采和冶煉企業的環保問題導致,電池制造企業只占有少部分。
整頓利好大企業
“在2011的‘環保風暴’中,大企業是最大的受益者。”韓作樑理事長對記者說,一是環保不達標和沒有能力進行技術改造小企業被關停后,讓出了很大的市場空間,加上近幾年鉛酸蓄電池的每年近20%的增長幅度,增量市場和存量市場都被大企業占有,像天能和超威去年賺的是盆滿缽滿。二是環保風暴促使大企業完成了新一輪的產業布局?,F在是大企業完全占了主導地位,主流市場完全被大企業控制。
韓作樑說,《準入條件》很快就要推出,推出之后,會對鉛酸蓄電池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發展指明方向,尤其對極板生產企業的規模會進行限制,以后專門生產商品極板的企業達不到要求的也要被淘汰。
韓作樑說,剛開始有些企業雖然受到些影響,但他們能迅速調整戰略,比如超威在山東的工廠都停了很長時間,而從去年的報表上看,業績都非常不錯。駱駝股份2011年營業收入為30.7億元,同比增長17%;超威動力2011年營業收入為49.32億元,同比增長52.9%。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