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炒金暗流洶涌 黃金投資渠道遍布陷阱
2009年09月02日 10:10 12257次瀏覽 來源: 證券報 分類: 貴金屬
而另一類則是自己開發交易平臺,與客戶進行對賭或間接進行對賭交易的內地公司。據記者了解,這類公司由于建設成本低,并以人民幣結算的上海金為主要交易標的而更加在國內泛濫。從以往的非法炒金、炒白銀的案例中我們發現,這些公司更有可能發生控制交易后臺非法牟利或攜款潛逃等惡劣事件。
“投資者首先面對的就是這些地下炒金公司的信用風險。”以上資深人士指出:“如今在工商局注冊成立公司非常容易,而如果經營不善或經營者有心詐騙攜款潛逃,炒金者的資金就再難追回。而且這并不局限于所說的第二類公司,即使是香港監管的黃金企業也有可能發生信用風險,一旦申請破產,投資者的錢就血本無歸。”
另外,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代理人在開戶時多會讓記者將錢直接匯入國內某個私人賬戶,而后金額會顯示在投資者交易系統中。而這筆錢的到底是否匯入了擁有合法資質的會員單位,還是通過控制平臺的方式存留在國內中間商的腰包呢?我們不得而知。所以,即使在當地監管之下的香港公司、日本公司甚至美國公司,也可能在中間環節出現欺騙投資者的情形。“這也是我考慮過的問題,但是財迷心竅也就沒有管那么多了。”如今,小劉也開始反思自己,擔心自己哪天突然掉入陷阱。
另外,這些地下炒金公司也無一例外地面臨著政策和法律風險,“今年1月份,上海出動了百余名警察圍剿幾家地下炒金中介公司,而客戶也涉嫌知法犯法而最終沒有得到追繳款的退回。”一位業內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了這個沒有公開報道過的“突擊圍剿”行動。和杭州張勇案一樣,按照我國《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第八十九條規定,具備保證金制度和當日無負債制度的,且放大保證金的倍數在5倍以上的,即為變相期貨交易,主要經營者一般被定罪為非法經營罪。
背后黑幕連環上演
“不論是炒黃金還是外匯,甚至包括國內交易所合規的黃金T+D品種最終有超過90%的人要折本。這還僅限于市場本身的風險。” 王瑞雷表示。確實,對于高達100倍甚至200倍的高杠桿來說,這群仍活躍在地下保證金交易的投資者可謂“賭徒”中的高手,而每天發生幾率更高的或許應該是市場輕微波動就讓炒金者爆倉出局的事例。
責任編輯: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