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廢物資源化科技工程專項規劃》
2012年06月13日 15:15 9398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今年5月,科技部會同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環保部、住建部、商務部和中科院等國務院七部門聯合印發《廢物資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該《規劃》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指導和推進全國廢物資源化科技創新,支撐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重要舉措。
當前,我國廢物資源化相關產業增長快速,已成為21世紀朝陽產業之一,但相對于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因此建立資源利用效率高、環境友好的廢物資源化科技創新體系,對緩解我國資源緊缺,減輕環境污染,推動我國廢物資源化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規劃》面向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緩解資源環境壓力的重大需求,明確了再生資源利用、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垃圾與污泥能源化資源化利用、廢物資源化全過程控制、廢物清潔循環利用理論等五大優先發展領域,提出了各領域發展的重點任務及發展目標并制定了技術發展路線圖。
當前,綠色經濟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科技經濟發展呈現出新的態勢,因此,《規劃》前期注重加強國內外技術調研,充分了解國際相關技術發展前沿,細致分析發展需求,歸納總結國內技術發展現狀與存在差距,科學預判廢物資源化各領域技術發展趨勢,同時運用科技發展路線圖方法構建了系統的廢物資源化科技工程規劃體系,明確技術產品產業的發展過程,增強了《規劃》的指導意義。
《規劃》通過科學分析,進一步確定我國“十二五”廢物資源化科技發展的總體目標是:重點選擇再生資源、工業固廢、垃圾與污泥等量大面廣和污染嚴重的廢物,以廢物資源化全過程清潔控制為基本前提,加強廢物循環利用理論研究,大力推進廢物資源化全過程污染控制技術研發。《規劃》從國情出發,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著眼于學科領域技術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瞄準重要戰略領域,引導技術發展方向,加快技術的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形成廢物資源化核心關鍵技術體系,突破基礎和前沿理論及技術研究。
《規劃》中還明確提出了“十二五”期間,廢物資源化領域技術的發展重點,如在再生資源利用方面,將重點突破廢舊金屬專業化分選拆解、保(升)級利用、清潔冶煉、二次污染控制技術;在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方面,將重點突破冶煉廢渣有價組分清潔提取、毒害性物質控制技術,工業副產石膏規模化制備高端建材技術,工業生物質廢物燃氣化利用技術;在垃圾與污泥能源化資源化方面,將重點突破城市垃圾分類回收、均質預處理、有機垃圾厭氧消化、垃圾高效能源轉化技術等。
《規劃》部署上述科學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的同時,強化學科的交叉和協同攻關,利用新興科技提升傳統產業,力爭取得一批具有影響意義的原始創新成果,搶占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
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將以科技項目為牽引,重點實施約100項廢物資源化技術示范工程,形成一批技術創新基地,同時,也將重點加強廢物資源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推動廢物資源化領域創新型人才培養基地建設,以廢物資源化技術轉化和成果應用為重點建立技術創新服務平臺等,通過聯合攻關、技術集成、應用示范及技術推廣服務,充分調動和整合技術、資本、信息等各類科技和經濟資源,提高整體效能,更好地實現產學研有機結合,構建廢物資源化科技創新體系,推動廢物利用的全過程清潔化,提高廢物資源化利用效率,實現廢物資源化科技產業突破與大規模發展,形成我國廢物資源化科技經濟發展的新優勢。
《規劃》的實施將有效支撐國家“十二五”節能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循環經濟示范升級,對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