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焊接結構研究項目通過驗收
2012年06月21日 11:23 5264次瀏覽 來源: 中國工業報 分類: 新技術
近日,從哈工大傳來消息,受國家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委托,黑龍江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對哈工大先進焊接與連接國家重點實驗室承擔的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項目“焊接結構缺陷檢驗、服役可靠性評估及延壽技術研究”進行了驗收。
專家組認為,該項目通過合作研究開發了噪聲抑制新技術、合成孔徑聚焦缺陷檢測技術、缺陷三維成像檢測技術、缺陷信息的自動判別技術等,解決了結構焊接缺陷定量化檢測可靠性低的技術難題,并在缺陷自動識別、揭示缺陷特征與信號內在聯系規律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
該項目突破了反映應力信息的超聲信號提取和干擾去除策略方面的技術瓶頸和難點,開發出了基于臨界折射縱波焊接應力檢測的技術設備,其平面構件表面應力測試誤差較小,技術設備已經實現集成化和產品化,在高速列車、火箭燃料儲箱等重要領域中廣泛應用。其研究團隊自主開發出隨焊沖擊碾壓新技術、雙向預置應力焊接新技術等多項焊接應力、變形與焊接熱裂紋控制的新技術及配套裝置,有效改善了焊接接頭的殘余應力狀態、提高了接頭力學性能、減少了焊接缺陷,并將焊接新工藝在高速列車承載焊接接頭的制造中試用,獲得了顯著成效。這些技術及產品對推動國內工業領域重要工程與裝備的可靠性評估技術的發展,保障潛在危險工業對象的安全使用和延長其使用壽命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該項目由哈工大先進焊接與連接國家重點實驗室與俄羅斯鮑曼國立技術大學合作完成。于2007年啟動,研究目標是建立一套基于聲發射、超聲波技術原理、壓痕技術、電磁技術和光學技術原理的國際先進焊接缺陷和焊接應力檢測與剩余工作壽命評估系統等,將研究成果應用到我國重要工業領域典型焊接結構的優化設計、制造和評估中,搭建與俄羅斯長期合作交流的技術平臺。雙方技術人員經過近5年的攻關,該目標現已全部完成,并超額完成任務。
據了解,項目執行期內,共申請發明專利12項,獲得發明專利授權8項;獲得軟件著作權2項;發表論文93篇,其中SCI16篇、EI64篇;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15人;形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2項;開發新裝置7臺(套);形成新工藝5項。同時,以該項目為基礎籌建的“中國-俄羅斯-烏克蘭國際焊接聯合研究中心”已經獲得科技部批準。
責任編輯: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