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垃圾“變形記”
2012年07月12日 11:16 3300次瀏覽 來源: 羊城晚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近日有關部門接連披露顯像管電視機產業鏈的上、中、下游相互勾連、協同造假,大量二手電子元件經過翻新打磨之后,又重新進入生產廠家原料庫。追根溯源,在于廢舊電子回收的無序。復旦大學城市環境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星翼教授告訴記者,要解決電子垃圾回收混亂現狀, 電子產品生產企業不能只管產不管收,而應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誰生產誰負責回收。
“我們還沒有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 戴星翼告訴記者。
生產者責任延伸制,最先起源于德國,要求一個生產電子產品的廠家,不能賣掉就算完事,而要對產品的全生命周期負責。 戴星翼打了一個比方:“比如某一家電視機的生產廠家,在建立一條生產線的同時,還要建立另一條生產線,負責回收物的拆解再利用。我們將其稱之為‘靜脈生產線’。像人體一樣,動脈負責將血液輸送至各個臟器,而靜脈則主司使血液回流心臟。”
“生產者責任延伸制要求廠家必須回收自己的廢舊電子產品,那么廠家就必須通過行業協會或者通過若干家企業聯合形成一個回收網絡,然后可以保證這些廢棄物是封閉式的流動。” 戴星翼說:“回收的電子產品,拆解后根據情況不同進行不同處理:如果零部件還是好的,符合新產品要求的,那么可循環利用;如果零部件已過時,可用來生產二手機,然后以低價出租或者出售;如果實在無法回收再利用的,便分類粉碎,作為原料重新進入生產線。” 由此整個回收過程規范,且環境友好。
廣州市政協城建資源環境委員會日前提交的《關于加快推進電子垃圾管理建設綠色環保城市的建議》 也推崇 “誰生產, 誰承擔回收處理費用” ,建議國家部門制定強制性法規,按出廠產品數量的一定比例, 要求廠家負責回收舊電器, 并負責環境處理和承擔相關費用,同時對生產污染環境的電子產品而又不負回收責任的企業征收環保稅。
本月1日開始實施的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規定對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 進口電器電子產品的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征收費用,標準為彩電13元/臺、冰箱12元/臺、洗衣機和空調7元/臺、電腦10元/臺,同時給予正規廢棄電器回收處理企業補貼。
這離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近了一步。不過,戴星翼也說:“據我所知,國內電子產品生產廠家現在很少有能力建立高水平的靜脈生產線,如果建立這樣的靜脈生產線,實現高水平的拆解和回收,按照非常環境友好的方式進行再利用,它無疑是增加成本的,但對環境有大益處。”
舊管組裝彩電賣到海外
夫妻小作坊一年半拼售5000臺偽劣彩電,有關執法部門10日查封時,發現借助網絡夫妻店所產偽劣彩電銷路甚廣,全國多地都有客戶。記者追蹤調查發現,類似的作坊加網絡銷售模式并不少見,有的甚至遠銷海外。
7月10日,執法部門查封羊城晚報披露的電視機非法組裝夫妻店時,發現他們通過網絡銷往全國。事實上,網絡上不止一家網店兜售組裝彩電,而且全國各地都有。這些網店的目標客戶也沒有地域限制。像一家注冊地址為汕頭的網店店主就告訴記者,可以通過物流發貨到全國各地,“100臺大約4天左右就可以發貨”。
這些組裝的偽劣電視機,不僅在國內銷售,還被遠銷到海外。記者調研發現發現全國各地批發、出口組裝電視的賣家多達上百家。標著“全新” 、“出口非洲、中東、東南亞”的彩電,批發價從150元到200多元不等,起批數量從10臺到500臺不等。 記者聯系了這些賣家,有回應的賣家都詢問記者是否是做出口的,得到肯定答復后,紛紛透露他們生產的電視機可以定制出口型號,一般下單15天左右交貨。
“出口南美的訂單一般時間會長一點的,因為南美訂制比較難做些,材料訂購時間也長一點的。如果是非洲、中東訂單子則會快一點的。”記者詢問組裝這些電視的是“新管”還是“舊管”時,賣家們直言是舊管。一個賣家說自家產的電視質量有“保證”,能“保質”三年。當記者詢問如果三年內有壞怎么辦時,賣家則回應:“出現少量問題客戶自己維修的。出口都是這樣的,但質量做得好的,返修是很少的。”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