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投資者具有參與黃金期貨優勢
2007年12月11日 0:0 4769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期貨
上期所總經理楊邁軍在座談會上提出,黃金期貨除具備傳統商品屬性外,具有較明顯的金融屬性,具備吸引機構投資者,尤其是金融類機構投資者參與的優勢。在國際黃金期貨和現貨市場上,金融機構是重要的參與主體,以黃金期貨為代表的衍生品業務已經成為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基金、信托等金融機構的重要收入來源。國內部分銀行、信托等金融機構已推出面向個人的黃金理財產品,具有進入期貨市場管理風險的現實需求;一些機構投資者對于參與黃金期貨態度積極。
楊邁軍表示,推出黃金期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為廣大機構投資者提供發現價格和風險管理的服務。同時,成熟資本市場的發展經驗和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實踐都表明,機構投資者的研究能力、定價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都比較強,要保證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和功能的有效發揮,必須要建立起一支實力強、多元化的機構投資者隊伍。當前,我國資本市場已經發生了轉折性變化,以基金為主的機構投資者所持股票已經占到我國股票市場流通總市值的49%。而作為資本市場一部分的期貨市場,目前的投資者結構仍不對稱,特別是缺少金融機構的參與,不利于期貨市場功能的有效發揮。機構投資者定價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都比較強,商品期貨市場的機構投資者充分發育,有利于保障市場運行的平穩,也使市場發現的價格更具代表性和權威性,從而提高期貨市場服務國民經濟的深度與廣度。
對于黃金期貨籌備的有關情況,楊邁軍介紹說,黃金期貨獲批以來,上期所按照“高標準、穩起步”的原則穩步有序推進各項籌備工作。一是深入調查研究,審慎選擇合約交易單位。圍繞更有利于服務現貨行業、更有利于風險控制這兩個核心問題,重點對1000克/手和3000克/手兩種和約設計的各自優缺點進行深入調研。二是與有關銀行簽訂合作協議,推動指定交割金庫合作,并積極引入金融機構投資者。到目前為止,已有中國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已與交易所簽署《指定交割金庫協議書》,兩家銀行所屬金庫將成為黃金期貨的首批指定交割金庫;中國建設銀行也已與交易所簽署了《指定交割金庫合作意向書》,后續商洽正在進行。三是加強投資者教育,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一方面加強投資者教育,利用舉辦風險管理研修班、市場推廣會、分析師培訓班等市場活動的機會,重點強調黃金期貨上市的意義和風險防范的要求,增強會員和投資者的風險意識;另一方面及時與媒體溝通聯系,對如何正確認識黃金期貨合約大小、保證金比例等敏感問題進行全面詳細的解釋,消除誤解,為黃金期貨上市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責任編輯: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