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09年全年黃金產量有望接近300噸
2009年09月10日 16:1 3024次瀏覽 來源: 綜合媒體 分類: 貴金屬
中國2009年1-7月累計生產黃金172.867噸,同比增長13.35%,分析師預計,09年全年黃金產量有望接近300噸,進一步鞏固全球第一大產金國地位。
自從01年觸及最高峰2,645噸后,全球黃金產量就一直未能再創新高。金礦產量在08年全球減少了62噸,相當于同比下降2.5%,是199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盡管,09年會在08年的最低點上有所增產,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全球大趨勢會有所變化,金礦開采仍然是平緩下降的一個中長期趨勢。
然而中國金礦產量與世界大趨勢截然不同。過去十年中國金礦產量有大幅度上漲。中國2008年金礦產量增長了4%,即12噸,達到了282噸的水平。預計09年將出現更強勁的金礦產量的增長,這將進一步鞏固中國作為世界最大金礦生產國的地位。
工信部數據顯示,2009年上半年,中國產金146.505噸,與08年同期相比,黃金產量增加17.416噸,同比增長13.49%。7月份中國生產黃金26.363噸,1-7月累計生產黃金172.867噸,同比增長13.35%,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如果國內礦場能夠在之后的5個月內維持7月份產量,平均每月以26噸的速率遞增,那么全年300噸水平將成為現實,并有超越的可能。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中國黃金行業生產經營取得了良好的成績,經濟運行質量提高,行業整體實力增強。近年來新發現的黃金礦產資源委中國成為產金強國提供了有利的保障。隨著黃金開采冶煉技術的提高,和國內勘探能力的飛躍,黃金產量的增長趨勢不可避免,在1995年中國的黃金產量首次達到100噸之后,中國有望用14年時間在2009年實現黃金產量增長2倍,達到300噸的水平。
據了解,中國目前探明黃金儲量為4,634噸,其中,巖金2,786噸,沙金593噸,伴生金1,255噸,探明黃金儲量排名世界第七位。2006年中國在滇黔桂、陜甘川等地區探明黃金儲量超過650噸,2007年至今,又陸續發現5座大型、特大型金礦。隨著中國黃金探礦水平提高和處理低品位金礦石的技術進步,未來黃金產量將持續增加。
從世界范圍看,南非的金礦產量降幅最大,下降14%至一個世紀以來的最低點,且其在全球黃金生產國的產量排位降至第三位,位于中國和美國之后。此外,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的黃金產量也下降。
黃金生產的特殊性在于礦源和生產能力不會在短時間內得到快速增加,南非的大型金礦都要從地下4公里進行生產,開發周期普遍要超過10年,因此,在電力問題、人才短缺和技術方面的限制下南非產金量很難在短期內復蘇,中國最大產金國的地位難以撼動。
在產量上升的同時,中國的黃金需求也以極快的速度增加。2009年第二季度,當全球黃金需求較上年同期下降9%之際,中國的黃金需求卻最為活躍。
全球經濟不景氣顯然對全球黃金消費者的購買力產生了重大影響,較高的本地價格和美元匯率波動也帶來影響。但相對與其他國家需求的萎縮,中國黃金投資需求出現一枝獨秀。這要歸功于中國仍然良好的經濟增長率、貨幣穩定和政府為減輕全球經濟下滑影響而出臺的諸多措施。
統計顯示,09年第二季度的全球黃金珠寶需求量較08年同期下降22%,但同期中國大陸的需求卻增長了6%。與中國需求增長形成對照的是,同期印度的黃金珠寶需求大幅下滑了31%。
其中,中國09年第二季黃金投資需求與08年同期相比大漲47%。盡管經濟衰退抑制消費者黃金購買力,使珠寶需求受挫,但同樣是這股不穩定的力量,讓投資黃金的需求從中受益。09年第二季中國黃金投資需求從第一季的16.1噸增加至17.1噸,珠寶需求從09年前三個月的89.1噸降至72.5噸。
鑒于中國人均黃金首飾消費目前遠低于亞洲和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其上升空間非常廣闊。黃金協會5月曾表示,中國第一季度的黃金總需求是印度的六倍,這種明顯的落差即表現為印度黃金零售業遭遇了瓶頸,也標志著中國黃金消費產業的真正崛起。隨著經濟的復蘇,中國對黃金的需求只會進一步上升。
責任編輯: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