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陳光標上一堂真正的環保課
2012年08月16日 9:44 8519次瀏覽 來源: 華聲在線 分類: 鉛鋅資訊
電動車在城市里行駛時不排放尾氣,這是許多貌合神離的“環保主義者”鐘情于它的原因,但這是一種低級的錯覺,電動車所需要的電能來源于電力網,目前中國的電力結構中,來自清潔能源發電的占比僅為25%左右。也就是說,電動車所用的電能,有四分之三來自火力發電,并且這四分之三電量中,大部分是煤電。眾所周知,燃煤產生的污染遠遠大于燃油污染,這也就意味著,電力助動車用電反而比普通交通工具燒汽油和柴油產生的污染更嚴重(電力占比1/4的清潔能源遠不足以抵消燃煤與燃油之間的污染差值),只是它將污染從大街上轉移到了發電廠而已。
但這種情形僅限于當前。世界各國都在發展燃料電池技術(這種技術最終將用于汽車),期望儲能水平有進一步提高,這是新能源技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思路基于一種情景預期:未來清潔能源技術發展后,各國電力系統中清潔能源占比不斷增大,最終占到主要比例,這時以燃料電池來替代汽車油箱,就相當于用清潔能源替代了燃油。這種情形下,電力助動車也就成了較為環保的一種產品,即使它依然使用鉛酸蓄電池。因此,以更長遠的眼光來看,電力助動車是值得普及、提倡的。
一項事物是否環保,總是在有比較的情況下才可以給出結論,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環保。能源也是這樣,被看成是清潔能源的水電、風電、核電、太陽能光伏發電、以及生物質能發電均不例外。發展水電就要筑壩,需要用到水泥和鋼材,兩者生產過程中有碳排放,并且大壩對魚類的洄游有一定影響(洄游通道的設立不能完全消除其影響);風電有時影響景觀,有一定視覺污染,同時其設備生產需要大量鋼材,生產過程中同樣會有碳排放;核電建設需要的水泥和鋼材也很不少,同時核廢料的處理問題并未完全解決;光伏電池的生產及報廢后的處理都將產生較嚴重的污染;生物質能的生產要跟農業、林業搶地,同時由于其碳排放和碳匯兩種作用相互抵消,相當于剝奪了這塊土地原本應有的碳匯能力(即捕捉、儲存大氣中二氧化碳的能力)。
不談作秀成分,在我看來,陳光標這次砸車行為,與此前許多媒體及NGO組織在反對水電建設時的行為一樣,都建立在一個前提上,那就是對于“環保”有著錯誤的理解,認為“環保”就應該是絕對的無污染。按照這樣的思維,電動車要砸,其他各類交通工具也要砸(此前陳光標還真砸過奔馳車);水電要反對,火電更要反對,風電、核電、太陽能發電及生物質能發電也都得反對,人類勢必要回到原始狀態——這還不夠,即使回到原始狀態,人類只要生存,就會有碳排放,就會產生糞便之類的“污染”,總不成全人類該集體自殺?
方玄昌(作者曾任《財經》科學編輯,系知名科學記者、科普作家。)
[1] [2]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