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的土地
2012年08月31日 15:59 7297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盤點
重金屬砷污染方面,目前已經進入警戒區的包括寧夏銀川城市郊區、山西產煤礦區、四川成都、廣元等工礦區及湖南的長株潭工業區等區域,以及河北、山東等地污水灌區,內蒙古、黑龍江、遼寧的工礦企業區、污水灌區和廣東、浙江的某些大中城市郊區。綜上所述,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經濟發達地區,東北老工業基地,以及主要礦產資源型城市污染相對嚴重。在污染相對嚴重的廣東省,數據統計,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區有超過15%的耕地不同程度遭受重金屬的污染,個別地區有20%~40%的灌溉水受到汞、鉻、氟化物的污染。
目前,潛在的重金屬污染還有升級勢頭,嚴重威脅人民的食品安全,農業生產和耕地息息相關,是隱形的社會“大毒瘤“。雖然國家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深化土壤污染監管,治理重金屬污染,但這還遠遠滿足不了需求,跟不上污染上升的程度,建設綠色、節能、環保的土地制度,減少過度消費和隱形消費,成為了監管部門首要職責和工作要務。
2012年6月,財政部與農業部聯合印發了《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實施方案》,提出要切實加強農產品產地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提升農產品安全保障水平,并決定成立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專家組,財政部向農業部撥款8.27億,由農業部在未來五年的時間內對全國農產品產地的土壤污染狀況進行調查。
7月,重慶市召開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會,提出在全市開展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摸底調查工作,查清土壤重金屬污染程度、類型、種植情況等;開展重金屬普查監測,分析測定土壤中鉛、汞、鎘、鉻、砷總量和pH、CEC;組織實施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示范。
8月,云南普洱市舉辦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普查會,旨在摸清普洱市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狀況、分布、特征等基礎信息,開展產地安全區劃和等級劃分,科學設置國控點、開展動態預警監測提供科學依據。
江蘇省農委在泰州市組織召開全省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啟動會。
蘇州市啟動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普查,要進一步細化和明確該市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普查工作的技術路線和近期普查工作安排。
四川省、海南省、甘肅省、貴州省、重慶市、陜西眉縣、文登市、巴彥淖爾市、常州市等省市也陸續開展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
隨著政府加大政策、財力支持,各地監管部門的大力協助,生產企業配合污染監管工作,減少自身環境污染行為,盡力做到綠色環保生產,公眾環保意識的加強,在多方通力合作下,重金屬污染的土壤所導致的生態危機將不會成為社會發展的絆腳石。
[1] [2]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